手足口病近年已经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原体主要是肠道EV71病毒,多见于4~5岁以下小儿,夏季多见,潜伏期为2~7d,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密切接触者共用玩具或飞沫传播等,传染性强、范围广范、容易造成爆发流行,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腔疼痛,厌食、拒食及流涎、发热。查体可见,口腔内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破溃后形成浅溃疡。皮疹出现于手足为多,掌背均有,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或大关节部位。
西医治疗手足口病以抗病毒及对症处理为主。在中医古籍中无专门记载,但现代中医据临床表现认为手足口病归属于中医学的“时疫”、“温病”等范畴,为风邪热毒,兼夹湿邪,蕴于肌表为病。在一项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中,应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敬君,杨丽萍
摘自:临床合理用药年6月第8卷第6期
研究分组:选取年6月-年9月门诊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例,分为连花清瘟颗粒组(A组,51例)、利巴韦林气雾剂组(B组,49例)、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组(C组,54例);观察比较3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研究背景:利巴韦林气雾剂是目前治疗手足口病常用的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可抑制单磷酸次黄嘌呤核黄素苷(IMP),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病毒DNA合成,达到抗病毒作用。
连花清瘟胶囊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以“清瘟解表,宣泄肺热”为治疗法则,方含银翘散与麻杏石甘汤,有外疏卫表,清热解毒,宣肺泄热之功效,用大黄泻下,不惟通腑,实重在驱逐毒秽,通腑泄肺逐瘀,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下通,肺热自降;还适当配伍了益气养阴的红景天调节免疫,扶正祛邪,既能调节机体抗病康复能力,又防大黄攻下之弊。现代研究证实,热毒阶段通腑可以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减轻内毒素血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使毒热症状减轻,防止手足口病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
研究结果:
A组与B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病毒核酸转阴转阴时间及痊愈时间和转型例数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而C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痊愈时间及转重型例数均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结论:连花清瘟颗粒对手足口病具有明确的拮抗作用,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与利巴韦林气雾剂相当;两药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单药,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白癜风最好的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