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五根五力rdquo在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32.html

“五根五力”

在儿童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文/大象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孩上个最好的学校,而且学习成绩优异,认为这样才算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以后才会有出息。但是很多人也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就是一批一批的小孩长大了之后,在社会上最成功的往往都不是小时候的尖子生。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真的成绩无关于成功,学历不等于能力吗?难道真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读清华北大的不如上蓝翔技校的吗?

这样的观点肯定是不合适的,其实这里牵扯的就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喊了二三十年的“素质教育”的问题,都知道应试教育害人不浅,都知道应该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但是素质到底是个啥东西?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呢?参加各种学习班,琴棋书画、外语、国学、足球、武术啥都去逼着孩子去学,就是素质教育了?这些可能会让小孩更苦不堪言。

我年轻的时候也搞不懂到底啥叫素质,但是出家后一直吃素,吃的多了慢慢对“素质”这个词就有点体会了,我觉得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呢,最基本的素质就是佛法里说的“五根五力”,这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佛法常识,我们说学佛的目的无非是消除烦恼和证悟实相,围绕这两个根本目的“果学”呢,要搞明白佛法的“境学”和“行学”,而“行学”里面最基础的内容就是五根五力。

所谓的五根五力就是信、精进、念、定、慧,这五个方面之所以被叫做“根”是因为它们是你学习和修行的非常根本的依靠,而被叫做“力”呢,是它们具有能够让你从凡夫向圣者前进的作用。大家开始学佛,开始修行,这五个方面是最为基础的修学态度和方法,我们可以仔细了解一下。

一、信根

首先,所谓的“信”,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就是对于三宝或者四谛的确信,这个确信是建立在真正的理解基础上的;如果从世间法来说呢,“信”可以理解为道德基础,比如善良、诚实、孝顺、礼貌、正义、爱心、公德等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培养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是不是学佛,都是必须的,而对小孩来说,更是如此,这可以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素。

二、精进根

第二个叫做“精进”,或者叫做“勤”,在学佛来说呢,就是“四正勤”,没生起的善法要让它生起来,已经生起的善法要保持和增长,没有生起的恶法要防止,已经生起的恶法要断掉;那么对于世间法来说呢,精进或者勤更多的是一种好的习惯和性格,要让小孩养成勤快的习惯,长大了才会有社会上整天强调的“执行力”,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性格方面,要培养果敢、坚韧的性格,这就是社会上强调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还有所谓的开拓、创新能力。

四、定根

第三个先不说,第四个叫作“定”,在佛法来说呢,就是禅修或者叫止观,这个是很重要的。那在于世间法来说呢,就是要培养专注力和沉稳的性格,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能够专心致志的做到一个极致,不管有什么干扰,甚至用古人的话说叫泰山崩于前都不带眨巴眼的。

五、慧根

第五个方面呢叫慧,这个对于学佛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慧不是通常认为的聪明啊,或者反应快啊,这些在佛法里面叫“世智辩聪”,是些小聪明,不但没什么大的作用,而且可能会成为学佛的障碍,自恃小聪明而傲慢懈怠的情况挺多的。

那真正的慧是什么意思呢,佛法里面解释为“抉择”,就是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或者再延伸一下呢就是观察、分析、归纳、判断、选择、决断这样的一些方面。

学佛和修行呢,很重要的是对于事和理要分析和判断,能够真正的明了,那世间也是一样的,你看看那些古往今来所谓的杰出人物,几乎最为显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超越于普通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而这个能力,跟学识的多少并没有绝对的关系,学识是做什么用的呢?是用来锻炼慧力的,学识是锻炼和提升慧力的素材,如果学识不能发挥这个作用,那学识就会成为累赘。

三、念根

回头再说第三个叫念,念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包括一个记忆的能力,对于已经熏习过的事情和道理,要记得住,其次呢,还有一个审察的能力,要能够对内观察和申思自己,能够不断的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个不能够随时观察自己,随时调整自己的人,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而这些问题不能只是去怪外在的因素。

这五个方面是不是很重要的素质?不管是学佛,还是在世间生活工作,实现你世间的理想,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佛陀强调这五个方面,还不只是强调它们各自的作用,还要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信力太强,慧力有点弱呢,就会出现一个状况叫“信强慧弱易愚痴”,你虽然有道德有原则,是个好人,但是你没有足够的判断力,那就很容易上当,很容易好心办坏事;反之呢,“慧强信若容易狂傲”,你分析能力很强,判断能力很强,很少有人能让你吃亏,但是你如果道德方面没有原则,就容易去走邪道。这两个方面就好像两条腿走路,你这条腿迈出去了,另一条腿就要跟上,不然的话,就会劈的腿疼,最后大劈叉没法往前走了。那怎么去调节平衡呢?要靠念力,通过自己对自己时常的审察和反思,有意识的去调整。

还有两个方面,比如精进和定,如果你做事情太投入太精进了,就可能绷的太紧,跟弓弦快要拉断了一样,也容易出问题,那这个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增强定力,舒缓一下,沉淀一下。如果经常一个人喜欢修定呢,也可能会沉迷于禅悦而忘了继续精进,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念力来调整状态,增强精进力。世间做事情也是这样,叫做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或者叫劳逸结合,当然这个劳逸结合不只是身体方面的了。

那通过了解这五个方面的关系,就会发现,五根五力就跟走路一样,信、精进、定、慧相当于四条腿,念相当于眼睛,或者比喻成脑袋也行,四条腿如果缺了一条两条的,就残疾了,就算四条腿都健全,也还得要懂得怎么平衡怎么配合。

佛陀为什么给刚学佛的弟子强调五根五力呢,学佛修行是一条路,一条凡夫通往圣者的路,五根五力就是让我们从爬行开始能够走路了,所以这是个基础,是常识。而这个道理,用于世间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对于小孩的教育和培养,对小孩所谓的素质教育,如果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去琢磨琢磨,有意识有步骤的去培养,那就不用担心小孩会不会因为分数高低会怎么样啊,会不会长大了没出息啊,只要具备了这几个方面的素质,长大了想不成功都很难的。

我这里只是杂七杂八的简单说一说了,但是这其中的道理,可以好好琢磨琢磨,对于自己学佛来说,虽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但是在学佛这个路上还是个不会走路的小孩而已,要能够用佛陀讲的这些基本的道理学会走路。在世间来说,也可以琢磨琢磨用于教育小孩,道理是一样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bm/5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