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庐江县近亩黄蜀葵陆续进入采收季,竞相开放的黄蜀葵不仅成为群众的脱贫花、致富花,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1早上7点左右,记者在庐江县龙桥镇夹板村黄蜀葵种植基地看到,满眼的花海,成片淡黄色的黄蜀葵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早起采摘的村民通过肩挑、车运的方式把刚采下来的黄蜀葵花送往设在田头的收购点。
村民黄世法和老伴说:“一天搞得四、五十块钱,这个能采几个月,一季下来四五千块。不要挑担子,我们老年人都能做。”
夹板村是一个山区村,往年以种植旱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产业扶贫缺少抓手。年,他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引进黄蜀葵种植项目,以扶资金注入,以村集体经济形式成立夹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流转村民手中的土地,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黄蜀葵种植当年就在夹板村发展开来,并带动周边10个村加入黄蜀葵种植,龙桥镇在两年内种植面积扩大到亩,每年采摘期近3个月。
龙桥镇夹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夏林:“我们现在亩产鲜花在斤左右,毛收入元左右。”
龙桥镇农技站站长卢限东:“黄蜀葵产业解决余户劳动力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近人,人均增收四五千元。”
02洪水退却,生产自救脚步加快。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盛桥镇神墩村依托黄蜀葵种植扶贫产业基地,开展稳岗就业专项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就业扶贫载体帮扶,不让一个贫困户出现返贫、致贫。
今年64岁的脱贫户龙发芝老伴去世,孩子们不在身边。因洪涝灾害,家里收入也降低了。村干部及时上门,给她安排了公益岗位。
“8月1号上班,我有稳定的收入,块钱一天。”
为增强黄蜀葵烘干加工的产业化优势,提高黄蜀葵的产业化价值,神墩村申请扶贫资金万元,利用废弃小学,建设0平方米左右的配套黄蜀葵烘干房,用于加工黄蜀葵鲜花,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同时,让全村户贫困户人人有岗位,户户有收入。
盛桥镇神墩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孙玉保:“从采摘到加工一条龙服务,给他一个稳定的收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黄蜀葵花为药食两用食材,含有大量的酮类物质,花可以入药,具有缓解肾脏衰老、杀菌灭菌等功效。为了做大黄蜀葵扶贫产业,庐江县投入近万元为每个黄蜀葵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加工车间,延长产业链,提高黄蜀葵附加值,并通过县直相关部门,在种植前与多家外地药企业签订产品收购协议,让种植企业和种植户吃上定心丸。
庐江县农技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站站长薛贞明:“全县共建9家加工厂房,这样的话鲜花变干花 产值翻一番。”
目前,庐江县黄蜀葵种植已延伸到6个镇,全县黄蜀葵种植面积近亩,预算今年产干花万斤,产值3万元,带动上千名群众就业,黄蜀葵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视频详见: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侵权必究
●庐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暨“双百攻坚”推进会召开
●部门联合出击整治三轮车违法载人!
●社保转移可以网上办理啦!
●今天!祝你节日快乐!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