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营养解析版

人体的营养

一、教材重点回顾: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

2.人体需要营养物质的来源

认识图片食物

含有主要的营养物质

食物来源

图①

糖类(或者淀粉)

馒头、大米、地瓜、土豆等

图②

蛋白质

鱼类、瘦肉、牛羊肉、牛奶、豆制品

图③

脂肪

肥肉、油类、各类坚果

图④

维生素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注意:1.按照能否供给能量分为供能物质和非供能物质,其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属于供能物质。

2.按照是不是有机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3.按照是不是属于大分子物质分成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糖类(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之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二)各营养物质的作用

1.六大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生活连接

蛋白质

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成分,人体的生长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青少年或者伤病员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糖类

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跑步之前吃巧克力

脂肪

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

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会明显消瘦,人体减少的主要是脂肪

维生素

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钙(构成骨骼和牙齿,缺钙患骨质疏松和佝偻症)、铁(构成血红蛋白)

2.维生素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皮肤干燥

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

牛肉、肾、谷类种皮、豆类

维生素C

坏血病、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

水果、蔬菜

维生素D

儿童易患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成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肝脏、鸡蛋、鱼肝油

3.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如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由12、10、2、3、9、8、15(用途中序号按顺序填写)组成,消化腺由1、4、7(用序号填写)、胃腺和肠腺组成。

(1)消化道:最膨大的是胃,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咽。

(2)消化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消化腺名称

分泌的消化液

所含的主要消化酶

作用

唾液腺

唾液

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将淀粉→麦芽糖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

肠液

多种消化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胰腺

胰液

多种消化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肝脏

胆汁

不含消化酶

乳化脂肪,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2.食物的消化

(1)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属于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属于大分子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食物的消化就是食物中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转化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比较

比较项目

概念

有无酶的参与

举例

物理性消化

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牙齿将食物切断、胃的蠕动将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胆汁将脂肪乳化

化学性消化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唾液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营养物质

开始消化部位

最终消化部位

最终消化产物

参与消化的消化液

淀粉

口腔(淀粉→麦芽糖)

小肠

葡萄糖

唾液、胰液和肠液

蛋白质

小肠

氨基酸

胃液、胰液和肠液

脂肪

小肠

小肠

甘油和脂肪酸

胆汁、胰液和肠液

(4)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操作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

馒头块+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部分变蓝

原因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被分解

无唾液,清水不能消化淀粉

馒头块不能充分消化

结论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唾液的分泌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3.食物的吸收

(1)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如下图图一中的a过程属于吸收过程,图二中的①过程属于吸收过程。

(2)消化道各段吸收的营养物质

消化道中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有胃、小肠、大肠,其中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场所。

4.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结构特点:

①小肠很长,约5-6米长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内表面面积③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多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④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其中①②③(填序号)与消化功能相适应,①②④(填序号)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三)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①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比例:30%-40%-30%)

1.合理营养②不偏食、不挑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③不暴饮暴食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2.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3.膳食宝塔

(1)想请你说一说膳食宝塔中国每一层的食物名称,然后写出每一层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什么?

(2)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膳食宝塔中第1层(用途中的数字填写,下同)的食物,其次是膳食宝塔中的第2层的食物,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中的第5层的食物。;

(3)青少年伤病员应该多摄入膳食宝塔中第3、4层中的食物。

二、高频考点梳理

1.食物的消化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有关系吗?

(2)作出假设: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有关系。

(3)图示过程:

(4)实验现象与结论

试管编号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部分变蓝

结论

a.1号和2号试管对照说明馒头变甜和唾液有关

b.1号和3号试管对照说明馒头变甜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

4.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bm/6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