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这个女人靠这样发了大财啦

眼下,正是黄蜀葵下种的最佳季节。在文坪镇双龙兴村的药材种植基地里,贫困户佘武林夫妇忙着送肥料铺地膜,大汗淋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通过武冈市民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作枚的悉心指导,佘武林夫妇的干劲更足了,要为父母添置一套新家电,是他们今年的孝心计划。

如今,像佘武林夫妇这样实现脱贫致富的药材种植“产业工人”,在武冈城乡各地还有很多。得益于周作枚创办的民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大家愿意与周作枚一起努力打拼,把小药材种成一个致富大产业。

“民富民富,就要让人民富裕。”51岁的周作枚如是说。创办合作社之前,只有高中文凭的她种过地经过商,也远赴广东打过工。待人诚恳和气,甘于吃苦耐劳——特有的精神气质,让周作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信任。随着“返乡创业”号角的吹响,她回到老家安心观,边开超市边收购野生药材。自打在“将野生药材改为家种药材并满足市场需求”中发现巨大商机后,得到丈夫支持的她如期实现了心愿:打造民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辛勤种植、身体力行的同时,周作枚和丈夫经常走村串户发动群众,让大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将部分被搁荒的土地重新复垦种药材,确保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户。几年来,经过她苦口婆心的宣传,邻近的6个乡镇、30多个村组的空巢老人和贫困农户先后加入药材种植行列,其中仅帮助贫困妇女脱贫就达余户。

此外,周作枚的合作社已发展社员人,流转土地近千亩、拥有十多个药材品种,已建成钩藤、黄柏、白花蛇舌草和香薷草等多个种植示范区,年产药材千余吨,解决了许多劳动力就业问题,让数百名体弱妇孺找到了增收渠道。

▲周作枚(左)和村民一起在中药材地里除草

药农安心做事,药材销路是关键。为此,周作枚及时安排社员将药种、药苗、农药和化肥送到贫困户家中,并积极开拓药材销售渠道,联系多家药材收购厂家及药材销售商,与他们签订了常年销售合同。基于开展订单式生产、保底收购药材,周作枚秉持“社员在家,服务在社”的理念,向药农承诺“四个统一”——统一供应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化肥与农药、统一产品回收,从而带动一大批贫困农户自觉投身药材种植。

扶贫先扶智,授之以渔是关键。周作枚常年与农业、药材、科技等有关部门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聘请16名技术人员为各村组贫困户进行药材种植、防治病虫害等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另外,周作枚的合作社也组建了自己的技术服务队,除了每年聘请专家提供指导外,还派遣服务队成员外出培训学习。通过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她的“智囊团”带领广大贫困户掌握了一整套种植、施肥、除草、除害和管理等技术。

▲周作枚在收购药材

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蓝图已经绘就。对于今后的发展,周作枚说:继续扩大药材种植规模,全力开发新的药材品种,并将自己从台湾学到的种植经验应用到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上,按照“依托土地集约化、人员科技化、产品专业化”的指导思想,力争建成湘西南最大的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让小药材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大产业。(关杨博)(新武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bm/6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