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罕见病低血磷佝偻病

低血磷性佝偻病(hypophosphatemicrickets,HR)是儿童少见的代谢性骨病,是由于血磷水平低和活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而引起骨骼矿化不良、骨软化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低磷血症、骨骼钙化缺陷、近曲肾小管重吸收磷障碍以及1,25-(OH)2-D3生成不足等。其中最常见的是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X-linkedhypophosphatemicrickets,XLH),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约占遗传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的80%以上。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还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HR)、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HR)等。获得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的有Fanconi综合征、肿瘤相关性低磷性骨软化症(TIO)等。HR多发生于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儿童以顽固性佝偻病样骨骼畸形改变为主,成人则以骨软化症改变为主。

临床特征

该病往往在儿童一岁走路后发现,随着下肢承重的逐渐增加,出现骨骼畸形、身材矮小、生长缓慢等。有报道称XLH患儿更容易出现牙齿脓肿及感音神经性耳聋。

诊断

血磷降低

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

单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无效

血清钙正常,25羟维生素D水平正常或轻度降低

甲状旁腺素正常或略高

儿童期碱性磷酸酶增高,成人期恢复正常。

大部分存在PHEX基因变异

治疗1.目前治疗方案磷酸盐及骨化三醇联合治疗用于治疗骨痛及下肢畸形,通常治疗至少持续至长骨停止生长。成人期停止治疗,发生骨折、骨痛的几率大大增高。2.骨科手术矫正适用于持续下肢弯曲或扭曲导致下肢成角畸形的患儿。3.保持口腔卫生,使用牙线及牙齿护理预防牙齿脓肿。4.促进身高增长,坚持治疗,定期复查,对身高低于正常同性别,同年龄身高第三百分位的患儿,可以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使用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治疗期间增加随访。注意事项1.避免磷元素用量超过70mg/kg/d2.避免单用磷酸盐而不用骨化三醇(增加甲旁亢的风险)3.避免大剂量骨化三醇或单用骨化三醇而不用磷酸盐(增加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及肾钙质沉着的风险)遗传咨询

X连锁显性遗传的低磷性佝偻病,男性如生女儿%致病基因,如生儿子不致病。女性传递致病基因给后代的概率为50%。

如何早发现宝宝可能患病早期发现宝宝下肢弯曲;父母或家族中有下肢畸形、身材异常矮小的;宝宝生长明显落后,或可以行走后容易摔跤、下肢乏力等。服用磷酸盐注意事项

均匀分次服用,以保持血磷的稳定;

餐后服药可以减少肠道刺激;

不要加入过多水以避免腹泻;

注意减少盐的摄入;

服用磷酸盐后注意漱口。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管理建议居家防护指导1.指导患儿做好手卫生:使用流动水,洗手液,按六部洗手法洗手,洗毕使用一次性干纸巾擦干。2.指导患儿正确佩戴口罩:无明确接触史,在家不需要佩戴口罩。外出需佩戴口罩,选择大小合适,与面部贴合度好的口罩。3.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家长不要咀嚼后喂食,不要公用餐具,饭前、便后及准备食物前一定要洗手。4.居家环境卫生:保持房间干净整洁,室内每天至少2次通风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洗手池、坐便器每天清洗,每周进行1~2次消毒。低磷性佝偻病的管理1.坚持每日按时服药,如遇发热、腹泻等情况,可以短暂停服用磷酸盐,待病情好转继续服用。2.下肢畸形的纠正,佩戴器具纠正下肢畸形的,坚持每天晚上至少8小时的佩戴治疗,一周至少5天。“O”型腿患儿可以进行双膝并拢夹书直立,持续数分钟;两脚并拢直立,双手扶膝向正前方做下蹲起立运动。3.每三个月进行身高、体重、骨骼畸形的评估,监测血生化(包括钙、磷、碱性磷酸酶、肌酐等),尿磷、钙与尿肌酐比(或24小时尿电解质),血甲状旁腺素(PTH),25-(OH)VitD3检测。医院随访的,可以就近检查,与专科医生线上随访。进行下肢长骨X线评估治疗反应;每年进行骨龄的评估;如尿钙正常,每年行肾脏超声检查评估肾钙质沉着情况;每年2次牙科检查。

供稿: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

执笔:陈颖(南京医院)

Tips:如果您有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疑问或建议,请在文末留言或私信,后台会及时联系相关方面进行解答。

END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jj/5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