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黄土地上的秋葵花记桐城市嬉子湖镇

盛开在黄土地上的秋葵花

——记桐城市嬉子湖镇松桂村妇联执委张荣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生命的存在在于奋斗。年8月4日上午,桐城市嬉子湖镇松桂村在全镇率先进行“会改联”试点工作,张荣当选为村妇联执委。当选后的她诚恳的说到:今后,我要发挥妇联执委的引领带头作用,带动妇女群众增收致富。这位仅有初中学历、衣着简朴的48岁农村女性,年近半百时带着一颗初心回乡创业,撑起了秋葵种植产业的一片晴空,用“农业种植合作社”助推精准脱贫,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女企业家。

北上数年——积累创业经验

年,27岁的张荣踏上了北上之路,梦想中的大都市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让张荣感觉很新鲜却也很无奈,因为学历低,她只能从事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张荣的第一份工作是瓷砖销售,干了没多久,她发现自己对瓷砖的专业知识了解太少,销售类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后来她就涉足广告制作行业。在广告制作的那些年中,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有雷同的艰辛,有不懈的努力,但也使自己的钱包鼓起来了。尽管这样,张荣仍然感觉没有找到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于是,在北京呆了数年的张荣毅然决然的返回家乡,她说:“只有在自己的家乡,才能体会工作的意义,才能找到奋斗的动力,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家乡农村才是广阔天地、才能让自己大有作为。

农村专业合作社——打造秋葵种植基地梦

年,带着从北京打拼了近20年的资本,张荣返回家乡,北京的事业全部交给儿子打理。回到嬉子湖镇后,张荣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进行了多方考察,发现当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秋葵这种农作物。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秋葵经济价值高,更是一种供不应求的营养食材。张荣当机立断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创办了桐城市御园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主要是以租赁的形式承包土地,以种植黄秋葵为主、加工为辅进行了一系列土地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社的创建之初,就得到了众多乡亲的支持。张荣作为御园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创始人,始终将“精准扶贫,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尽心竭力的带动群众就业,发动群众投入到生产中来,让农户接受这种新的农业种植模式,脚踏实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秋葵之村”——带领全村人奔小康

年,张荣的“御园合作社”已经成立了整整三年,村里的每一位妇女群众都知道,这位回到家乡创业的女性,是真心实意想做事业,想要带动她们走向富裕路。三年间,张荣从一开始为黄秋葵寻找销路到现在的“带领全村人奔小康”,她的目标在随着种植规模的发展壮大发生变化,村里人的生活和经济收入都有了显著变化。在三年的发展过程中,合作社将长远发展定位到“秋葵之村”总目标中,在张荣的积极带动下,合作社已建起蔬菜大棚20余个,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数台,并且通过水利设施的完善以及员工技术指导的加持,助力农村合作社走向更高层次。除了增加产量、提高黄秋葵的质量,张荣也专心为黄秋葵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目前秋葵已销往省会合肥及其他城市。张荣也着手申报秋葵育苗技术和绿色蔬菜的专业认证,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也将放在秋葵真空脱干成健康休闲食品上,在建设厂房、上生产线、就地取材上下功夫,致力于让合作社成为新农村绿色发展的代表企业。

不忘初心——履行妇联执委职责

年创业之初,桐城遭受史上绝无仅有的洪涝灾害,张荣的几百亩种植基地也遭受了几乎毁灭性的损失,受灾情况异常严重,但她仍主动拿出2万元,来帮助村里其他受灾群众度过难关,这件事让乡亲们对这位朴素坚强善良的女性由衷感激、刮目相看。年6月份,在松桂村妇联的牵头下,张荣对全村的60余名妇女开展了2期秋葵种植技术培训,不仅让她们从理论上学到技术,更带领她们走向田间地头,实地学习栽培技术。目前合作社社员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贫困妇女48名,年人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张荣表示:她非常珍惜,并会一如既往,带领妇女群众增收致富,不辜负妇联执委这个光荣称号。

合作社如火如荼的发展,得到了省妇联妇女创业扶持资金项目的扶持,得到了省市妇联领导实地调研、市委领导班子多次实地考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年,张荣也荣获桐城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并成功当选为桐城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安庆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tp/7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