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气阴晴忽变,难得的阴天气温正好,“宁愿苦干改山河,不愿苦熬度岁月”,走进登山村,一面印有赵春兰老书记登山精神的墙体映入眼帘,在这句话的激励下,登山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八盘乡登山村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处伏牛深山区,村如其名,全村户、口人分布在28座山梁之间。
荆新安是登山村的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他在登山村长大,原本在栾川县城有稳定的生意,收入颇丰。年4月村里换届,他当选为支部书记。自上任以来,他把生意交给孩子打理,全部心思都扑在村子里。回村近两年来,他回家也仅仅4次。
荆新安当选登山村党支部书记以后,首先结合脱贫攻坚相关要求,大力推进村级基础设施和集体经济建设,先后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村部大桥、村部污水处理工程等,同时建立登山村纯净水厂一座。他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进行环境整治,先后建成旅游公厕四座,村民休闲文化广场平方,生态水面60亩,珲春河十里桃花游园一处,农耕文化广场一个。在整村环境整治的同时又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推进村庄国土绿化工作,两年来共栽植各种绿化苗木余颗,今年又经过积极争取建亩集体经济黄蜀葵花种植基地一个,建登山精神培训基地一个,建红色大食堂一座,建农家小院十座。
荆新安说,自年接任登山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把发扬和传承登山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把让村民生活的更加美好作为工作首要目标。登山梯田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如何传承和发扬好登山精神,就是如何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所以必须制定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近两年结合登山村实际情况,村里推出了以红色旅游结合生态旅游为发展主线的发展之路。在红色旅游方面,登山村依托登山梯田,充分拓展登山精神内涵,结合登山村的党员干部培训学校,发扬红色旅游教育;在乡村旅游方面,村内以浑椿河为主线,结合浑椿河两边的青山绿水,来重点发展乡村旅游。
“将来,我们登山村要建成以红色教育、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以及养老养生为主的旅游业生态观光区,让登山村村民们过上好日子。”谈及未来规划,荆新安信心满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叶增茂)
编审:吴会菊
组版:丁霄毅
新闻—
投稿邮箱:xinwentoug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