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佝偻病秘方方3首

治小儿佝偻病秘方

1. 菟参龙牡汤

陈文利,《北京中医》(4)年

菟丝子30克,党参、北芪各10克,白术、陈皮、柴胡、郁金、五味子各6克,龙骨、牡蛎各20克。

每日1剂,浓煎取汁,日服3次,连服1个月。

疏肝、健脾、补肾。

小儿佝偻病,多因脾肾不足所致,与肝有关,肝气有余则横克脾土,而致相克相制之患。佝偻病发病多为早期轻型,证见夜惊、烦躁、多汗之证,证属肝脾不调,治以健脾补肾疏肝之法,验之临床,获得确切良效。本方用柴胡、郁金疏肝;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健脾;菟丝子补肾;五味子、龙牡收敛安神,共奏疏肝、健脾、补肾之功,取得了与维生素D同等疗效。

小儿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所致者)。

治疗例,年龄5个月至7岁,例中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37例,贫血31例,泄泻17例,营养不良21例,惊厥4例。结果,按年全国标准,总有效率为83%。

2. 利湿健脾汤

朱长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苍术、白术、黄柏各6克,茯苓、木瓜、牛膝、木通、栀子各5克,茵陈6克,藿香、甘草各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健脾疏络、清热利湿。

小儿佝偻病,临床从湿热论治甚少。且独辟蹊径而获效。方用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苍术燥湿健脾助运;木瓜通络;黄柏、牛膝、茵陈、栀子清热利湿;藿香芳香化湿。全方利湿为重,湿去则脾运得健,再佐以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确不失为治疗佝偻病之新法。

小儿佝偻病伴肢肿、溲少、苔黄腻、脉濡等证。

湿热证消除后,予参苓白术散善其后。

治疗1例佝偻病。3岁,诊断为佝偻病,两下肢呈“O”形畸形,伴湿热证象。服本方5剂证减,再进3剂,证消。予参苓白术散善后,少食油腻,多进蔬菜。半年后复查,“O”形腿消失,诸证痊愈。

3. 龙牡健脾散

苏忠国,《中级医刊》(11)年

龙骨、牡蛎各50克,苍术15克,五味子5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服1.5克,加白糖适量或盐开水冲服。连服15天至3个月。

补肾健脾。

小儿佝偻病。

脾虚者,加服补中益气汤,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连服15天至3个月;体弱阴虚者,加服补肾地黄丸,每次1~3丸,日服3次,连服15天至2个月;在服上药基础上,同时给予钙糖片(0.15g),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橙汁鱼肝油每次服2~5ml,每日3次,连服15~30天。患儿为中度者,加用维生素D3,一般在口服钙片3天后,肌注30万U,每周肌注1次,连用2~3次,有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多晒太阳,加强户外活动,积极防治慢性疾病,多食含维生素D及钙磷较多的食物,如肝、蛋黄、蔬菜、水果等。活动期患儿避免脊柱和肢体受压,以防畸形。

治疗例,年龄最小7天,最大3岁。结果:痊愈96例(占85.71%),好转16例(占14.24%),总有效率达%。治愈病例中,治疗最短者15天,最长75天,平均31.2天。

全国筋膜学-宫氏脑针-软外整合医学高级研修班

全国第八届小儿推拿培训班开始招生啦!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培训班

全国液体膏药新型膏药培训班

购西数G移动硬盘,赠送龙氏正骨董氏奇穴李哲解剖等医学视频资料

购西数1T移动硬盘,赠送中医针灸微创正骨解剖等视频资料

全国统一报名及任老师

悬壶小医师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怎样判断得白癫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yx/3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