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哭闹不停,整宿整宿的出大汗,抱起来喂奶都哄不好,小脑袋的头发越来越稀疏,这可能就是佝偻病的征兆。
佝偻病是怎么回事?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是因为身体里的维生素D不足,造成钙,磷代谢紊乱,钙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所以骨骼发生病变,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个病是怎么得上的呢?说起佝偻病的原因,那就有点复杂了,其中,根本原因是维生素D的缺乏。孩子体内的维生素D一部分是阳光紫外线照射皮肤后由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的,这个是孩子身体里自己有的,只要照照阳光就成了,现在的小孩子因为家长怕外出生病或出危险,通常缺乏室外活动,长期在室内少见天日,阳光照射自然就不足,导致日光促成体内维生素D生成量降低而易患佝偻病。
这个病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佝偻病要是不及时治疗,到了活动期,就要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了。活动期佝偻病的孩子一般会出牙比普通孩子晚,严重的头骨会变薄,按上去像乒乓球一样,7~8个月的孩子会出现“方颅"。佝偻病的孩子胸廓发育也会异常,肋骨软化后会造成“鸡胸”,“肋骨串珠”,这种畸形会对心肺功能有影响的。学走路前后,由于骨钙化不足,孩子还会出现“O形腿”和“X形腿”,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发生骨折。
那这个病该怎么治呢?
佝偻病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和复发,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时期很重要的。对于活动期的佝偻病,需要合理喂养,并坚持经常晒太阳,积极防止并发症,而且,需要口服维生素D,同时,补充适当的钙剂等辅助药物。当然,这些药物一定要让医生来决定,不能自己随便减停。
佝偻病怎样预防?
佝偻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预防工作应该从孩子的妈妈开始做起。怀孕后期(第7、8、9三个月)胎儿对维生素D和钙磷的需要量是不断增加的,为了宝宝生下来不缺维生素D,做好孕期保健非常重要的。孕妇应该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吃些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营养物质。对于新生儿,应该提倡母乳喂养,并且提倡尽早开始晒太阳(生后2~3周)。早产儿应该生后即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IU,3个月后改为每日IU;而足月儿生后两周应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U,至2岁婴幼儿期的孩子生长发育较快,容易发生佝偻病,所以必须坚持釆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的最简便的措施。
孩子的问题不是小事,希望妈妈们多多注意哦!如果您有孕产期、新生儿护理、儿科疾病等相关问题,随时在本公众平台提问。我们会邀请专家在节目中为您解答。如果您是本地听众,打开蜻蜓APP搜索“沈阳新闻广播”即可收听。
如果您是外地听众,扫描下方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