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ldquo假秋葵rdquo进

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医院急诊ICU副主任医师邓磊介绍,几周前,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双双医院急诊ICU抢救。邓磊称,两人被送来时已经产生幻觉,躁狂不安,意识不清,胡言乱语等症状,“七,八个人才将他们控制住!”在经过救治团队的治疗后,两人情况逐步稳定下来。随后这对夫妻表示,两人在菜市买了“秋葵”,并于晚餐时烹制进食。“这与曼陀罗中毒的症状非常一致!”邓磊推测,这对夫妻应该在菜市买菜时,误将曼陀罗当作秋葵买了。近年来,秋葵因其极高的食用价值成为市民们的餐桌新宠,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种含有剧毒的植物——曼陀罗,跟秋葵长得很像。因此,将曼陀罗认成秋葵而误食中毒的新闻也屡屡见诸报端。许多“毒菜”跟可食用的蔬菜长得很像,大家买菜的时候注意分辨千万不要混淆了!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秋葵VS曼陀罗秋葵,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与秋葵相似的一种植物,曼陀罗则全株有毒。若给毒性排序,则是种子>果实>嫩叶>其它。曼陀罗中毒后,轻者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瞳孔散大、心率增快、谵语幻觉、行为异常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误食处理:新斯的明为其拮抗药物,院外可催吐,立即送医,综合治疗。

芋头VS滴水观音

芋头,与滴水观音同属一科,常见蔬菜之一,其表面粘液接触皮肤可致过敏,芋头不可生食,烹熟毒性消失。

滴水观音,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别名:海芋、野芋头、山芋头、大根芋、天芋等,因开花似观音,潮湿环境常沿叶缘滴水而得名,其球茎及叶有药用价值,多用作观赏。滴水观音全株有毒,根茎毒性大,含结晶性海芋素、皂素毒苷、草酸钙和植物甾醇等,接触皮肤可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甚至全身症状;接触眼部可引起结膜炎,严重者失明;误食可致流涎、麻木、胃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肝肾功损害、窒息、心衰等。

误食处理:无特效解毒剂,院外可使用食醋加生姜水漱口、催吐,并立即送医。

人参VS商陆

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百草之王”美誉,为“滋阴补肾,扶正固本”之极品。其成份是人参皂、人参活素、少量挥发油、各种氨基酸和肽类、葡萄糖、果糖、果胶以及维生素B1、B2、烟酸、泛酸等。

商陆,商陆科,又名植物商陆和垂序商陆,别名大苋菜、土人参、野萝卜、花商陆、胭脂等,白色肥大根入药,红根有剧毒,仅作外用。商陆毒性较大,成分主要为系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又称商陆皂苷,可溶解于水。大量服用可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言语不清、烦躁不安、幻觉、抽搐、昏迷、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出现心肌麻痹而死亡。

误食处理:可予以催吐,后立即送医。

金银花VS钩吻花金银花,正名忍冬,忍冬科忍冬属草本植物,因花初开为白色,后转黄而得名金银花,为清热解毒良药。钩吻,别名胡蔓藤、断肠草、烂肠草、朝阳草、大茶药、大茶藤、荷班药、野葛等,马钱科、钩吻属木质藤本。相传其为毒死神农之物。其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小剂量可促进动物生长。中毒者初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流涎等消化道症状,很快出现眩晕、四肢弛缓无力、视力下降、复视、吞咽困难、昏迷、抽搐等神经肌肉症状,尚有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等类似阿托品样表现易误诊,多死于呼吸抑制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误食处理:催吐,迅速送医,易出现呼吸骤停,禁硫酸镁导泄。

芹菜vs茴芹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佳,为常见蔬菜之一。茴芹分短果茴芹、落新妇叶茴芹、革叶茴芹,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河北、贵州,朝鲜、俄罗斯亦有分布,全株有毒,以成熟种子毒性最强,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芹碱、甲基毒芹碱和毒芹毒。人中毒量为3.0-6.0mg,致死量为-mg。毒芹毒素主要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误食后感咽部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吞咽及说话困难、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等,甚至死亡。

误食处理:催吐,立即送医。

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真金花,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因其味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磷、钙、铁等物质,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美味佳品。干黄花菜无毒,而鲜黄花菜中秋水仙碱含量丰富,后者在体内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二秋水仙碱,刺激消化系统引起中毒症状。患者食用鲜黄花菜后数分钟至10余小时内出现咽干、烧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则血便、血尿、少尿等不适说明中毒啦。

干黄花菜无毒,而鲜黄花菜中秋水仙碱含量丰富,后者在体内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二秋水仙碱,刺激消化系统引起中毒症状。患者食用鲜黄花菜后数分钟至10余小时内出现咽干、烧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则血便、血尿、少尿等不适说明中毒啦。

吃干黄花菜,据研究脱水黄花菜在95℃下蒸60s可以达到最好的食用价值及安全性;硬是要吃鲜黄花菜的,一次食用量少于一两(50g),食用前用清水浸泡2h,将秋水仙碱尽量溶掉。

误食处理:立即催吐,然后送医,处理及时一般预后较好。

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折耳根、狗点耳等,三白草科草本植物,鱼腥草,在中医药典中有广泛记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抑菌抗病毒,提升免疫等作用。药用常见,餐桌之上更为常见。鱼腥草口服偶有口干、胃灼热、心悸、手抖,过量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大汗、呼吸困难、昏迷、休克。鱼腥草有低毒,含马兜铃内酰胺,长期大量食用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和导致上尿路上皮癌。

处理:急性不适主要为过敏,对症支持为主。

本文来源:华医网

版权当属原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敬请谅解!

欢迎投稿稿费优渥,谁投谁知道~

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邮箱:danlu.fan

topchanc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yx/8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