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绿油油的一片,长得不赖,就是种得有点稠密。”年7月16日,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镇文桥村朱家良家的农田里,挨挨挤挤的黄蜀葵长势喜人,农技人员特地赶来为他讲授种植要领,“最佳株距是80厘米至厘米,这样既利于植株分蘖,也便于后期追肥、采花。”作为余集镇第一批试种黄蜀葵的农户,年,朱家良只试种了两三分田,就收入了多元,远远超出同期种植花生的收益。尝到甜头的朱家良,今年又种了两三亩。据了解,黄蜀葵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等功效,其花是肾病药物“黄葵胶囊”的主要原料。黄蜀葵生长周期短,每年清明节前后种植,两个多月后即可采花晒干售出,花期从7月持续到9月,年亩产值元以上。“黄蜀葵是一年种多年收的作物,根系十分发达,第二年会提前开花,产量更大。去年我们试验种植期间,每亩产量就非常可观。”谈到为什么看好黄蜀葵产业,该县忠越种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余珍述介绍,“我们跟江苏苏中药业合作,采取订单式种植,不用担心销路,保障农户稳定增收。种子也由合作社免费发放,只有亩产值在元以上,才收取每亩元的种子钱。”余珍述是商城县黄蜀葵种植的引进人。他在上海做生意期间,经朋友介绍了解到黄蜀葵产业。一心想回乡创业的他在随朋友考察了安徽亳州、安庆,四川绵阳等地的种植情况后,带着苏中药业的技术专家,于年回乡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率先在家乡余集镇开始试验种植。当年,仅文桥村,像朱家良这样受益于黄蜀葵种植的农户就有30多户。黄蜀葵试种获得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年上半年,余集镇联合忠越种植养殖合作社组织村民进行黄蜀葵种植技术培训,文桥村有多家农户踊跃参与。据介绍,该县今年黄蜀葵的种植面积已有多亩,黄蜀葵也被当地政府作为特色产业重点推广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已在各乡镇举办黄蜀葵种植技术培训24场,培训农户0余人次。为解决因产量增多带来的收购、烘干等问题,忠越种植养殖合作社新安装了烘干生产线,并积极谋划建设新厂房,确保种植户既增产又增收。“实际上,我们可以拿到5万亩黄蜀葵种植订单。”余珍述坦言,黄蜀葵种植在当地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集聚效应的显现,黄蜀葵产业前景越来越好。“根据去年经验,管理好的话,种植一亩黄蜀葵一年最高能收入多元,是传统种植效益的四五倍。”文桥村党支部书记田琳满怀信心地说,今年该村将继续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示范带动更多农户种植黄蜀葵、走上小康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