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插瓶花香满室

瓶花之美

中国传统插花,花器以瓶、盘、缸、碗、筒、篮六大器型为主,因其造型各异而用法不一,所创作的插花作品也各具特色。今天与大家一起来探索传统插花中的瓶花之美。

“瓶花”,始于佛教传入之后,是为“瓶供”,《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甖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此为我国有关瓶花的最早记载。明代,瓶花及盛,出现了《瓶花谱》、《瓶史》、《瓶花三说》这样的瓶花专著,“瓶花”成为了明代插花的代名词。

在民间,瓶被认为是藏有无尽甘露宝藏的祥瑞之物,且“瓶”字发音与“平”相同,是为和平、平安的意思。与古人祈求事事平安顺遂的美好愿望相契合。故常常以瓶插满鲜花,来祈求平安幸福。

让我们从历代挂画瓶花绘图作品中,学习和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插花艺术的精美造型与高超技艺。

元·张中《太平春色》,此件瓶花作品,造型雍容华贵,仪态万千。作品以白瓷瓶为容器,高低插置红、黄、白、粉、深紫五色牡丹,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瓶口清爽干净,宛若一簇生发。一株五色,艳丽称奇。曾有御诗题于上,“春开一岁手,香冠百花魁。”

此作品为单花插花作品,选百花魁首牡丹,五色盛开的牡丹色彩绚丽,表现春暖花开的盛景,更添一枝含苞待放的红色花蕾,蕴含无限勃勃生机。

明代·边文进的《履端集庆》,又名《岁朝图》,是为欢庆春节而创作的岁朝供花。六角形龙耳起脊古铜瓶,古朴厚重。选用了十种品格高尚、寓意吉祥的花材:梅花清高淡雅,松枝苍劲坚毅、柏叶益寿延年、山茶清丽明亮,兰花幽香雅致,水仙高洁馨香,天竺繁荣昌盛、灵芝祥瑞多福、朱柿和如意,合称诸事如意。十种花材寓意,十全十美。是对节日最热烈的祝福,亦是对全年最美好的祝愿。

作品呈直立式构图,以一枝虬曲奇姿的白梅作主枝,盘旋扶摇而上,气势恢宏,将构图动势引向左侧上方遥远的空间,下部九种花材,错落呼应,各展风姿,密而不臃,繁而不乱,梅花、松、柏等枝条伸展共簇,层次分明,毫无拘束之感。生机勃发,隆盛壮丽,动人心魄。成为明初中立式厅堂插花作品的典范。

清代郎世宁的《端午图》,是一件端阳节”节日插花作品,辟邪纳福,祈求康健。瓶花造型饱满,色彩缤纷。青瓷梅瓶,造型简约,釉色淡雅清丽,高插一株石榴花作主枝,挺立高举,线条秀美,极富动感。又有一丛飘逸的菖蒲叶,斜逸而出,纤弱娇美,色彩明丽的蜀葵花插制在前方,当令艾草插置其后,增添作品的厚重感,下方配以三两枝石竹花,丰富空间。瓶侧放置端午的标志性食物粽子和樱桃果盘。浓浓的端午节日气氛,扑面而来。

清代·居巢《岁朝清供》,是一件花果主题的插花作品。作品整体色彩鲜艳,造型轻松活泼,充满欢庆春节的喜庆气氛。

颜色清雅的瘦高瓶中,一枝金黄色腊梅,斜插上伸,枝干清奇雅致,大朵盛开的粉色牡丹位于视觉焦点处,色彩明艳,富丽华贵。瓶前方斗内,洁白的水仙盛开正好,瓶右侧摆放如意与朱红柿子,寓意诸事如意;还有佛手“福寿吉祥”,苹果“平平安安”等,选用一系列寓意吉祥的物品相配衬,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为新春佳节的的到来,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弘扬传统插花艺术,与诸君共赏瓶花之美。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zz/7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