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03第三届校长奖章获得者李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

李威,男,汉族,年3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农学本科在读,江苏省农学会会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影响因子4.)发表论文1篇,主持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校企合作基金项目)和校级“挑战杯”培育项目、第四届生命科学竞赛项目各1项。由项目取得的成果有:共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3件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件。

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比赛和活动,主持大创项目等,截至目前位置共获奖项荣誉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分别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微课程竞赛优秀个人奖;省部级奖项有:年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年度江苏省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江苏农业科技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江苏省农学会第三届“创星杯”创新创业大会大赛创新三等奖、第三届淮安市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

一枝独秀醉心科研

学校对农学动手实践的重视、自我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促使着李威早早地就开始接触科研项目,并成功加入指导老师的科研团队。

对于实验室李威是那么陌生又熟悉,初高中的实验课程让李威对实验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如今眼前的实验室正是能让理论一一实践的地方。可是事情并没有如李威想象的那样,试剂、仪器、操作、数据处理都给李威深深地上了一课。试剂添加的次序、仪器的规范使用方法、操作的规范程度,这些对于李威来说都是需要去学习和熟练的。而在学校是没有这么多的机会去尝试和熟练操作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实习期间去熟练操作、仪器和试剂添加方法。于是李威寻求老师帮助,在年的暑期来到了无锡哈勃生物种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实习。在无锡哈勃实习的期间李威学习了两个月的水稻生物育种、无菌操作实验以及基因编辑操作。在实习期间,顶着烈日在水稻田中做田间观察和记录,一整天坐在超净工作台前做组织培养实验,枯燥无味的过程这是李威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挑战,但是心里想着这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苦痛过后就是美好的收获,于是李威认认真真,在操作中思考,进而规范自己的操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就是这样的不轻言放弃,不断地实验、操作、查资料,李威在科研实验道路上渐入佳境,并且喜欢上这种科研实验的生活。

不满足于仅有实验操作的李威开始跟随指导老师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投稿。刚开始的时候,一天难以处理一组图片、一周不一定能写好字文章、实验数据无从下手。所有打不倒李威的都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渐渐地李威处理图片和数据的速度加快了,文章写作也水到渠成。终于在年的2月,李威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影响因子4.)发表论文——《OverexpressionofGrapevineVvIAA18GeneEnhancedSaltToleranceinTobacco》。该论文首次发现VvIAA8基因与提高烟草耐盐性有关,该基因有可能被应用于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这对植物抗逆性育种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对植物的抗逆育种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李威还参与专利申请3项。其中专利“一种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VvIAA18及编码基因与应用”是以第二作者身份参与申请专利,本发明提供VvIAA18基因及相关蛋白,用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导入烟草植株中,提高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逆性。该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该同学还参与了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申请,且均已受理。“水稻种植溯源系统”让水稻种植实现可控化、可视化调节和追踪。“黄秋葵种植技术指导应用系统”可以线上指导黄秋葵种植户的疑难问题,便于农户进行黄秋葵种植。2项计算机软件为我国“三农”事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1

梅开二度创新创业

在校期间,李威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比赛,曾获第五届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微课程竞赛优秀个人奖。并且多次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曾代表学校参与江苏省农学会第三届“创星杯”创新创业大会大赛,并获得创新组三等奖的好成绩。其后还获得了第三届淮安市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创业大赛一等奖等。

刚开始接触创新创业大赛的时候,李威还是一个会怯台、演讲说话不流利的学生,队员和他的配合可以用毫无默契来形容。当所有的阻碍接踵而来时,李威心中时常想起习主席的鼓励:不负青春,砥砺前行。就是在这样坚定的信念下,李威决定不屈服于现实,努力改变自己。因此常常为了演讲而躲在厕所里偷偷地练习,为了完善资料和队员彻夜工作。江苏省“创星杯”创新创业大赛是李威团队目前遇到最大的挑战,从比赛内容到比赛形式,尤其是路演阶段,需要在小帐篷里自我准备路演形式和材料,由于团队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对此事一无所知,到了现场后空无一物的帐篷给了团队沉重的打击,但是李威不放弃、不气馁,想出让茶香自逸的方法,为李威团队的路演增添光彩,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度过路演阶段。之后的答辩阶段也是凭借我们默契地配合,很好地完成了答辩环节。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李威团队取得了创新组三等奖的好成绩,并且携手同学校其他组同学,为我校摘得优秀组织单位桂冠。

一次次的尝试让李威和他的团队,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分配不均到之后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从最开始的生科院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到之后代表学校参加江苏农学会举办的江苏省“创星杯”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之后李威和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拿到了淮阴工学院“挑战杯”培育项目、主持团队参加第四届生命科学竞赛等。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李威和他的队员们一直在前进着。

科研实验是对未知的探索与发现,创新创业是对思维的挑战与锻炼,在这样科技创新的海洋中,你我都是航行者。李威以“砥砺前行”为船,扬起“不负青春”的桅帆,再借一股“拼搏奋进”的风,定能在科技创新的海洋中不断地前行。

1

编辑:周千媛

审核:郝存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zz/8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