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夜半熄灯的黑暗正在过去
上半年,原本已经历一年左右低景气度、正处于筑底阶段的化工行业,受疫情及油价双重冲击,犹如夜晚被限电拉闸,陷入一片黑暗。绝大多数产品价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油价急跌带来的价格和库存冲击在Q1Q2已经基本释放,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曙光已经逐步到来。
今年新冠疫情从年1月开始逐步发酵,3月开始海外蔓延加剧,到目前为止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海外情况仍需等待拐点。伴随疫情逐步发酵蔓延,全球原油需求受到较大影响,而3月初的维也纳OPEC+会议上,减产协议没有达成更是成为“黑天鹅事件”,造成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美东时间4月20日5月交货的美国轻质原油期货WTI价格创下历史新低,报价跌为负值。进入5月后伴随国内以及全球部分国家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带动油价逐步回升,化工品价格逐步回暖。
受到疫情及油价冲击,上半年化工产业链景气度整体走弱,西部化工行业指数从85.24跌至76.97,接近年的低位。上半年申万化工指数小幅上涨1.3%,其中申万化工6个二级子行业中,仅塑料及化学制品子行业指数上涨,其他4个子行业指数均有所回落。6月底申万化工行业市盈率为24.6X附近,进入7月以来快速上涨至28.9X附近,目前申万化工行业PB为2.31X,当前申万化工行业PE和PB处于年以来25%和21%分位(年7月22日),均处于较低水平。截止年一季度机构重仓股化工行业持仓占比为2%附近,处于较低水平。
下半年:化工有望迎来回暖行情虽然上半年疫情对化工品需求形成冲击,油价急跌对化工品价格也形成巨大冲击,但我们预计在Q1Q2会看到许多传统化工公司的业绩底和价格底,5-6月伴随国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内需恢复较为明显,我们认为下半年有望迎来化工回暖行情。
国内需求恢复进度领先于外需,提振较明显。国内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2月国内PMI指数仅为35.7,伴随国内经济逐渐复苏,3-6月PMI均位于荣枯线以上,PMI生产指数更为强劲,年6月PMI生产指数达53.9。6月化学原料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为-1%,环比5月提升1.1个PCT,整体来看国内需求恢复进度较快。6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为-9.5%,环比5月下降0.9个PCT,海外疫情影响拖累出口。考虑到目前海外仍有部分地区疫情依然在发酵蔓延,并存有一定疫情反复的风险,因此本轮外需恢复的进程和速度仍有待观察。
基建类需求回暖领先于消费类需求。国内需求方面,6月半挂牵引车产量同比增速达到81%,6月挖掘机产量同比增速59%,显示出全国基建活动正集中开展。1-6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8.4%,环比5月提升3.9个PCT,6月房地产市场多地销售数据回暖明显,调控方向依然为因城施策。消费类需求方面,乘联会数据显示1-6月狭义乘用车销量累计销量.2辆,同比下降22.5%,汽车产销量逐月回升;年6月服装类零售额累计同比-21.8%,1-5月服装产量累计同比-18%,生产端领先于消费端逐步恢复;6月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速为21.7%,1-6月累计同比增速为-6.9%。整体来看,受政策驱动国内基建类需求回暖领先于消费类需求。
总体来看,伴随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消费环境已经逐步恢复,海外疫情利空逐步释放,但仍需等待市场情绪好转,下游需求进一步实质性恢复。我们看好在基建地产的推动下,周期迎来回暖行情,建议Q3积极布局。
把握行业下半年的特点:企业利润加速分化、子行业库存拐点时间差异明显、新材料行业受益于流动性充裕
油价企稳、疫情常态化、流动性充裕和需求错落分化将成为下半年化工行业发展的四大背景特征。在此影响下,我们认为下半年化工行业将呈现以下特点:
1、疫情将加速化工品企业利润的分化。本轮化工盈利周期处在价格下行的尾声,化工行业自Q1开启上行周期,我们可以看到在年Q1至年Q3期间,随着油价的温和上涨、叠加供给侧改革和需求回暖,化工品盈利集体上行。随着价格指数从Q3见顶下行,行业随即进入下行周期,行业利润出现分化,头部企业凭借管理和成本优势锁定利润,行业净利率的差额被拉大。本次疫情发生后,我们可以看到Q1,头部企业和行业平均的利润率差距再次扩大。考虑到未来疫情可能存在反复,我们认为疫情常态化可能成为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又一大考。继-年的技改降本,-年的环保督察之后,本次大考主要考察企业在疫情常态化之下组织生产、协调供应链、维系客户等方面的综合调度能力。成功渡劫的公司方能迎来曙光。
2、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