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放假,玩出新花样
9月27日上午,在巢湖市烔炀镇朝阳村,散落在岗间的多亩水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金秋艳阳的照耀下显得分外金黄。一台小型水稻收割机正发出“轰隆隆”的声响,穿梭在田间地头,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一旁的工人们也跟着紧张忙碌起来,开挖收割机通道、引导收割机转场、捡拾零星的稻穗、稻谷装车归仓……一片秋收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朝阳村的这多亩水稻,是村合作社承包村民们的抛荒田种植的。“我们合作社每年每亩地付给村民元租金,另聘请村民从事农田管理,既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又避免了良田的抛荒,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朝阳村党支部书记郭年平在水稻收割现场介绍说。
听闻郭书记在介绍合作社和村里的情况,正在指挥稻谷装车的村民郭年满也忍不住停住手中的活计夸赞道,“我原来种了四五亩地,一年忙到头却只能混个温饱!现在我把地租给村合作社,每年不仅有固定的租金收入,农忙时我在合作社务工,农闲时还能去外面打工,一年的收入可真的不少咧。”说话间,郭年满的脸上露出的是灿烂的笑容。
当然,朝阳村村民们的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今年,巢湖流域遭受了百年不遇洪灾的洗礼,地处烔炀镇腹地的朝阳村虽然没有遭受大水的直接冲击,但连日的降雨和局地爆发的山洪还是给村里的农作物生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朝阳村的广大干群在镇农技部门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加强田间管理、主动防治病虫害,黄蜀葵和水稻等大宗农作物均获得了较好收成。
“这一亩地的水稻产量,我估算最少也得有斤!与往年相比,确实有所减产,但能在大灾之年有这样的产量,还是可以的。”收割机驾驶员茆诗银利用卸稻的机会也和大家攀谈了起来。
目前,朝阳村正组织人力物力,抓住晴好天气全力抢收水稻等农作物,力争做到颗粒归仓,从而把今年水灾给村里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而在烔炀镇,广大干群也都积极行动起来,抢收抢种,力争大灾之年收入不减,在脱贫攻坚和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图文:王国祥
编辑:何小娟
复审:李惠珍
校审:郑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