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镇最新版简介厉害了我们的插花镇

毓秀之地:插花镇

插花镇(历史原名吕家铺子)是因插花女救刘秀的传奇故事而得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年阜阳撤地设市后,被阜阳市委、市政府批准为副县级建制镇;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安徽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镇。插花镇距市区16公里,辖15个村(居),总面积.18平方公里,8.5万人,耕地近10万亩。

插花镇地理位置优越,茨淮新河毗邻于镇区北侧(系阜阳市饮用水源保护地);青阜铁路与省道阜蚌公路横贯东西;济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规划建设中的阜阳东北大外环纵贯东西。饮食文化特色鲜明,插花牛肉汤远近闻名,粉子馍、老王酵子享誉周边。

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8亿元,增长4%;财政收入万元,增长14.4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亿元,降幅逐季收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增长2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

插花镇有完全中学一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20所,幼儿园4所,拥有国家一、二级教师人。镇直部门齐全,设有派出所、法庭、交警中队、税务分局、市场监管所、交管站、交通稽查站、农业银行、农商行、邮储银行、供电所、电信支局、邮电支局、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单位。自来水厂全天24小时供水。集镇建成区面积达3.4平方公里,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初具小城镇规模。

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亿元、增加值1.5亿元,分别增长18%、23%。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瞄准优质项目,突出招大招强,阜阳市昇程汽车回收有限公司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阜阳市市政工程公司年产10万吨沥青混凝土、阜阳市东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新增医疗废物包装容器生产等16个项目落地插花,总投资额11.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插花工业园区主干道刘庄路完成招投标工作;认真落实疫情期间减免租金相关要求,为欣达液压、东凯医疗、晓航机械减免租金元;镇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深入包联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问题,营商“软硬件”环境持续优化。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实现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助力全年粮食总产7.2万吨。规模经营面积亩,规模种植户家、养殖户发展到家。积极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影响,主动协调国元保险赔付受灾农户.79万元。加大特色种植业奖补力度,全年奖补各类资金.3万元,引导形成杨桥居黄蜀葵、赵店村高粱、毛桥村和前于居红薯等特色规模化种植,实现效益与品牌双丰收。投资1.98亿元的瓦大番茄谷项目落地实施,恒牧生态、普惠农业增产扩能再发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坚决打赢蓝天、碧水、绿土保卫战,紧盯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持续抓好中央和省、市、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常年水润插花工业园区主支道路,加强茨淮新河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力抓好春节期间禁燃大盘香工作,有序推进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有力有序高质量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养老金发放率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参保率.11%。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特殊救助、残疾补助、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总计近万元。新建敬老院采取委托第三方社会化方式运营。“插花杯”篮球精英赛、插花镇第四届农民健身运动会成功举办。着力发挥镇中心卫生院、村(居)卫生室功能,保障居民看病就医需求,插花镇获评为年度“阜阳市卫生镇”,杨桥居被重新确认为年度“阜阳市卫生村(社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立案5起,移送司法机关3人;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起,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七五普法”、群团建设、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来源:颍东区人民政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bm/7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