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生长要求及大棚种植技术,学会后产量

北京皮炎十佳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黄秋葵又称为秋葵荚、羊角豆,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食用部分为嫩果,可炒食,也可煮汤,荤素搭配皆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黄秋葵能量低,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具有抗氧化、防衰老以及辅助治疗糖尿病等作用,经常食用黄秋葵有助于消化、保护肠胃,增强肾功能,因此,黄秋葵受到人们喜爱。目前,我国黄秋葵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采用大棚种植,可以有效地提高黄秋葵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分析了黄秋葵的生长要求、育苗、大棚管理以及采收要求等技术,探讨了大棚黄秋葵种植的策略。

黄秋葵生长环境要求

.温度

气温对黄秋葵的生长十分重要,平均气温为2~5℃时,黄秋葵种子能正常发芽,黄秋葵生育期和发芽期最适温度为25~30℃,但平均气温低于7℃会对开花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黄秋葵正常生长的昼夜温差在0℃左右,开花结果时气温最好保持在26~28℃。黄秋葵耐高温,却不抗寒,因此黄秋葵适宜采用大棚种植。

.2水分

黄秋葵属于热带植物,抗旱不抗涝,但过于干旱会影响其产量和质量。种植地宜选择处于高地不容易被水涝的地方,并保持适当的水分;不能大水灌溉,否则容易使幼苗患上立枯病。

.3土壤

种植黄秋葵要选择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种植之前使用腐熟的农家肥做基肥,添加一部分复合肥增加肥力,施肥之后要进行深耕,将肥料翻耕到土壤的底层,可以让土壤和肥料充分的混合,能杀死土壤中上一茬作物留下来的虫卵,提前预防病虫害,还能补充植物前期生长所需的养分。

2育苗

通常情况下,黄秋葵采用大棚集中育苗,然后再进行移栽。首先,育苗之前,需要用温水浸种24h,然后放置在25~28℃的条件下进行保湿催芽。当芽长到cm时,将其播于营养钵中,每钵2粒,再覆盖上cm的土。通常会选择3月上中旬对黄秋葵进行育苗。床土一般是按照体积约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以及份细沙混合搅拌均匀配制而成的,同时适当施加复合肥。在育苗之前需要整平苗床,按照行距0cm进行点播,然后再覆盖2cm的土。播后床土的温度保持在25℃,4~5d之后即可发芽出土。

3棚室管理

3.整地

冬季利用温室大棚栽培黄秋葵时一定要施足基肥,通常情况下,每m2要施腐熟人粪尿或者鸡粪kg。深翻细耙,以50cm的行距进行开沟,并在沟内撒施复合肥kg。在沟旁做成5cm的高马鞍形小高畦,最后在垄上覆盖地膜。

3.2间苗和定苗

在出苗之后,需要做好苗床温度和肥水管理,选择适当时间进行炼苗,一般情况下,当苗龄为35~40d,具有3~4片叶时对黄秋葵进行定植,行株距以35cm×30cm为宜。定植后,需要将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5~20℃。当黄秋葵第一片子叶展开之后,需要进行第一次间苗,主要是间去生长不良的幼苗,每穴只留下~2株长势较好的幼苗。当黄秋葵第2~3片子叶展开之后,需要进行定苗,每穴只留下一株健壮苗,如果种植穴出现缺苗,则可以由相邻的穴留双苗代替。

3.3温度控制

定植之后需要闭棚增温,促进缓苗,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控制在8~20℃。缓苗之后需要降温,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5~8℃。结果之后,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3~5℃,夜间最低不能低于8℃。在棚内需要设火炉、架烟筒等进行加温。在5月下旬时需要将夜温稳定在5℃,并昼夜通风。当阴雨雪天时,需要在中午揭盖草苫,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当外界的温度过低时,草苫需要晚揭早盖。

3.4浇水施肥

黄秋葵耐旱,当黄秋葵定植后至第朵花开前不需要追肥浇水,结荚之后再开始。但有时为了促进植株生长,也需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适当的灌水。黄秋葵生长期对于空气和土壤湿度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播种后20d内缺水时需要早晚进行人工喷灌。黄秋葵具有较强的吸肥能力,结果期较长,所以需肥量较多。虽然黄秋葵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为了提高产量,需要确保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光照充足。

4采收

通常情况下,黄秋葵从播种到采收第一嫩荚需要60~80d,在花谢后4~7d,果荚生长至7~0cm时,是最适合收摘的。2月到翌年2月,由于温度较低,植株生长缓慢,通常情况下,每隔3~4d采收为宜。结荚盛期可每隔~2d采收一次。采收时需要使用剪刀剪断根部,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劈伤植株。

5总结

采用温室大棚种植黄秋葵可以有效避免外界不良环境对黄秋葵生长的影响,促进黄秋葵的生长。因此,要根据黄秋葵的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时间进行育苗,并加强对大棚内的管理,为黄秋葵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bm/8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