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来学学怎

一、品种选择

果荚颜色和肉质从果色看,分青绿色和紫红色两类。目前市场上青绿色荚种肉质较好,颇受消费者青睐;而紫红色荚种则较差,不宜选用。

二、植株高矮

1.矮秆种:株高1m左右,侧枝多,主、侧枝均可开花;结荚早,荚果浓绿色,荚较尖,成熟荚长可达20cm,有五棱,横断面呈五角形;品种有长绿、清福、五福等,均可选用。

2.中秆种:株高1.5m-1.8m左右,果实横断面呈五角形,多为深绿色;品种有卡里巴、绿箭、美丽五角、绿五星等,可选用。

3.高秆种:株高2m左右,侧枝少,果荚绿色,果实横断面呈五棱或八棱;品种有帕金斯大型长角、大筱等,可选用。

三、选地、整地与施肥

1.选择适宜的地块:黄秋葵为短日照植物,耐热力强,喜强光,故需选择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段;直根入土深,侧根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需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耐旱耐湿,但不耐涝渍,稍有积水,即叶黄根烂,种植地需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不宜重茬,忌酸性土,土壤PH值以6-6.8为好;前茬最好是菜园,棉花茬不宜种植,亦不宜连作。(注:黄秋葵禾杆最好就地粉碎返田,以利某些营养元素返回土地)。

2.施足有机底肥:每亩约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畜禽粪kg以上,在春季整地前铺撒地面,然后翻入土中,耙细拌匀,使土、肥充分混合,既能提高肥力,又能改良土壤,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注:黄秋葵不同于豆科作物,根部未发现根瘤菌,因此可考虑间种大豆)。

3.秋冬深耕冻晒垄:准备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冬深耕,力争耕深达25cm以上,再经充分晒垄、冻垄,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4.开沟做畦:春种前整地,要求达到细、平、松、软,上虚下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开沟做畦。一般要求畦面宽cm,畦沟宽50cm,畦、沟相加,占地cm,畦沟深20cm左右。这样,有利于黄秋葵宽窄行种植和管理采收,并保证排水通畅,田不积水,苗不受渍。

四、种子直播及育苗移栽

1.种子直播:黄秋葵可直播,一般以春播为佳。因其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发育及结荚的适宜温度均在22-35℃,故其播种又不宜过早,一般在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直播较好(注意:低温播种容易造成烂种)。南方春天气温较高,可在2月以后直播;北方气温较低,其播种适期则宜在5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4月上旬播种,江浙沿海地区以4月下旬播种为宜(具体应根据每年的气温变化)。也可育苗移栽,如果能在棚室育苗、大田定植,则能做到苗全苗匀,并可延长其生长期,有利于高产优质。

2.棚室育苗时间:比大田直播提前20-30天。

3.育苗方法:首先要浸种催芽。即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用布包好,置于25-30℃下催芽,约75%露白后播种。可播于棚室苗床(每亩苗床要撒施20kg三元复合肥,整细、整平,做成南北向的小低畦,畦面宽1m左右,畦埂高4-6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采光),每亩用种约0.5kg,播后覆细土1-1.5cm。如能在棚室用塑钵、育苗盘或营养钵、袋育苗则更好。(注意:黄秋葵籽、芽均怕长时间浸水,易烂)

4.合理密植:大面积种植实践都证实,每亩以定植-株产量最高。行距是40cm,株距15cm,(矮秆种应稍密,高秆种可稀些)。

5.移栽技术:定植时关键技术是带土移栽(很重要,棉花类似,非常怕伤根),应尽可能地保护其根系不受损伤。即苗床育苗的,起苗时应多带护根土;盆、钵及营养袋育苗的,要保持钵、盆、袋土不散开。苗龄不宜过长,苗株不宜过大,以苗龄25天、幼苗2-3叶为佳;注意选用大、小相当的壮苗,剔除瘦弱苗;要浇透定根水,以利成活。

6.套种间作:利用黄秋葵与草莓、大白菜的形态与特性之不同,可以进行科学的套种间作。仍以前述cm畦面宽窄行栽植4行黄秋葵为例,应提前施足有机底肥并整地做畦,头年在黄秋葵大行中适期种植2行草莓,并在以后栽植黄秋葵的位置上及时栽上大白菜,待大白菜收获后栽植黄秋葵;黄秋葵长大后,其繁茂的枝叶可遮盖部分阳光,为草莓越夏创造优越的生态环境。这样变一熟为三熟,效益颇佳。(注:①草莓在南方季节倾向于与大白菜重叠,②从肥效考虑,大豆等亦是好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bm/8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