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药研发新技术让药物研发展现勃勃生机

年5月16日,由沈阳药科大学上海校友会和国药励展联合主办,宁波生物产业园协办,荣舜商务承办的第二届浦江医药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幕。本届浦江医药论坛以“互联网时代医药发展新模式”为主题,旨在搭建开放、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为医药界同行打造深层次的合作平台;同时为国家医药事业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

来自医药法规、制药企业、科研单位的专家畅谈了医药行业的产业格局和创新药物发展态势。在大会论坛和研发分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借助于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药物研发正在并仍将展现出勃勃生机。

纳米技术

用于释药系统可减毒增效

何仲贵(48K)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

“当前,包括缓释和控释制剂在内的新型释药系统研发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内容,而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更成为重中之重。年其市场份额超过17亿美元,01年则超过48亿美元。”沈阳药科大学何仲贵教授说,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科技,它的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10-9~10-7米)范围内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制新物质。现代药学研究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制剂制备,以提高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和增加疗效。应用纳米技术是现代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在抗肿瘤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尤为显著,可增加细胞摄取,克服耐药性,并减毒增效。

何仲贵详细介绍,抗肿瘤纳米药物主要分为3类。第一类为脂质体。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形成的微型泡囊体,直径为5~纳米。脂质体可用于包裹基因和药物,利用脂质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延长了其在体循环内的滞留半衰期。除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等已上市产品外,目前5-氟尿嘧啶、勒托替康、依立替康和SN-38等药物也都有脂质体制剂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而作为一种长循环纳米载体,聚乙二醇(PEG)化修饰的脂质体也越来越受到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jj/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