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苏富比春拍中珍瓷实在太多,即使千万等级的拍品也只是等闲。“中国艺术珍品”场次,瓷器多,规格高,有许多出自仇焱之、玫茵堂这样的名家旧藏。其中如乾隆年间的仿铜釉,嘉庆年间的粉彩江西十景套碗等,虽不是同场中最珍贵的,也属于难得一见的品种。
清乾隆仿铜釉双牺尊
22.1cm
成交价2,,港元
本器器形取自高古青铜罍,兽形尊耳则源自东周缶器。器身饰褐斑,或深或浅,妙仿宋明间仿古铜器包浆,蕴古人对高古吉金之情。
仿铜釉饕餮纹出戟大壶一对
清乾隆,41.5cm
成交价19,,港元
众多乾隆御制像生瓷中,尤以此类仿古青铜瓷器最受推崇。仿古青铜瓷器多施紫金釉或茶叶末釉以摹铜色,饰以描金,亦常见点饰石青斑彩或绿彩,以拟铜锈之效。而本品逼真,近与铜器无二,确为少见。本品鼓腹,呈梨形,造型源自商周青铜壶,而略加变更,既承古意,又见时新。
清乾隆仿哥釉贯耳六方壶
29.1cm
估价1,,-2,,港元
明永乐青花轮花纹绶耳葫芦扁壶
32.5cm
估价30,,-40,,港元
仇焱之、出光美术馆旧藏。此类扁壶,据器形、尺寸、轮花,各可二分两式,也有无款及署宣德年款两种。此扁壶之形,属壶身略高、器口较形修长一类,一般无款,年代应较早,或乃永乐年制。另外一类,尺寸较小,器口丰腴若梨,多落宣德年款,年代应略晚。然而,两种器形皆有书款及无款之例,永宣二朝,大有可能两式兼制,难以单凭外形辨其年代。
甜白釉暗刻轮花纹绶耳葫芦扁壶
明永乐,30cm
估价10,,-18,,港元
绶带双耳扁壶,虽有绘饰青花一类,较为人熟知,然施白釉如斯者,更为稀罕。永乐一朝,奉成祖之命,景德镇御窑巧匠精研甜白佳釉,专制单色雅瓷。甜白之器,烧制极艰。永乐甜白,主要以釉石炼制,几乎全无石灰石等叠烧而成釉灰,所含碳酸钙比当时景德镇其他白釉要低,加上白瓷高岭土含量甚丰,仅有微量铁和钛,是以制得甜白雅器,白若琼花。
明宣德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直径11.7cm
估价30,,-40,,港元
仇焱之、赵从衍家族等旧藏。工匠在此高足杯上,以铜红釉料,于釉下妙饰游鱼三尾,形简趣真,神技巧工,乃宣德御窑绝艺,他朝虽有类作,纵力试,犹未逮。如此器杯壁深弧之例,极为珍罕。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菱式折沿盘
33.7cm
成交价6,,港元
永乐造瓷以其浓艳钴蓝著称,发色浓淡相宜,变化微妙。钴蓝积处呈现银黑结晶之斑点,浓深色泽对比瓷胎之洁白细致,更显夺目。十四世纪风行一时的花繁枝盛之牡丹或莲纹,至十五世纪初,改由细腻多姿的折枝花卉代之,此乃瓷艺纹饰发展史上的一大创新。
明成化青花狮子戏球纹大碗
20.6cm
成交价15,,港元
成窑之品,论胎釉可谓无出其右,成品皆质感卓绝,器身绘饰恬淡柔雅,笔触秀逸,引人入胜。然此成化碗尤为珍罕,相类碗者仅见一例出版,属御窑废址出土。此碗纹饰及率意画风承宣德风范,亦吻合其成化初年之断代。虽似宣德,然其钴青流畅,且无黑疵,乃典型成化初年青花特徵。
清雍正洒蓝地留白栀子花图盘
33.5cm
估价3,,-4,,港元
玫茵堂旧藏。从其蓝釉地留白,及中心绘饰一朵大型花卉的构图设计来看,此盘的模仿原型应是源自宣德时期。
清乾隆青花龙凤云蝠纹鸠耳方壶
37.3cm
成交价44,,港元
本件方壶为清朝御制工艺之典范。大清由关外民族入主中土建立,为证正统,历代帝王崇尚古器,乾隆帝常命造办处匠人参古籍、效古法。
清乾隆青花穿莲龙纹长颈胆瓶
46cm
成交价49,,港元
此龙纹长颈胆瓶,纹饰浓丽,五龙游戏缠枝卷花间,极为珍稀,未见他例有录。本品属乾隆年间烧制瓶款,器身如梨,瓶颈修长,广见于世界各地重要博物馆及收藏,每款纹饰独一无二。
明嘉靖青花地红黄彩穿芝龙纹倭角方盖盒
16cm
成交价7,,港元
此盖盒色彩对比鲜明,纹样绘制满含皇家祯祥寓意,乃嘉靖朝瓷器两大特徵。嘉靖帝钟爱彩色缤纷、吉祥图纹器物,他尊崇道教,深信五彩可以辟邪。嘉靖一朝御厂工匠虽未曾于研发新色、装饰工艺方面出新,然却擅旧法新用,遂亦使风格、配色得以延展。
明嘉靖青花云龙纹朝珠盒
39cm
成交价3,,港元
朝珠盒为嘉庆朝新创,为达官权贵专用,器型独特,甚为珍罕。明嘉靖年间,景德镇瓷匠致力发展、研发窑烧技术,使之式样繁多。本品尺寸、器型奇特硕大,为当朝新品种。此类盒均模制成形。
明嘉靖红绿彩云龙纹方罐
13cm
估价2,,-3,,港元
卢芹斋、玫茵堂等旧藏。
清康熙青花夔凤纹摇铃尊
24cm
成交价3,,港元
玫茵堂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藏与此瓶相似之例,同形制也有釉里红例。
清乾隆粉彩山水人物图双螭耳尊
45cm
成交价18,,港元
壶饰壮丽山景,如画卷环绕其中,鲜见于清代瓷品。此图上承清初盛行之四王正统画风,绘于圆润器壁,尤重艺匠精湛笔法,讲究构图技巧。
清乾隆粉彩双螭耳百鹿尊
43.9cm
估价25,,-30,,港元
粉彩百鹿尊富丽宏伟,气势浩然,属清代景德镇御窑厂所造最精采之作,如此华美大器甚为珍罕,仅制于雍正至乾隆初年督陶官唐英领导下之御窑,后不复现。据历史档案记载,此类瓷尊于乾隆即位初年已有烧制,或为恢复宫廷狩猎习俗而特制。
粉彩开光题御制诗花卉纹撇口瓶
清乾隆,40cm
成交价21,,港元
此瓶纹饰之华美富丽,得于其设计之巧思妙用,缠枝锦地衬开光白地花卉并御制诗,前者绚丽盛放,后者内敛雅致,对比强烈,互为衬托,可见乾隆奢华与传统兼容并蓄之艺术品位。八开光花卉并御制诗瓶例有之,然此瓶未有相似作例见诸出版。所题四诗原为题蒋廷锡画屏五景,咏苍松牡丹、黄蜀葵、荷花及梅花,皆御题。然此瓶四幅花卉却为黄蜀葵、牡丹、菊花及石榴花,与诗中所咏略有不同。
粉彩矾红御制“三清茶”诗茶壶
清乾隆,通宽14.8cm
成交价6,,港元
御制粉彩“三清茶”诗茶壶,属乾隆御用茶具,用于每年新岁正日紫禁城重华宫之盛大茶宴。丙寅年()小春,乾隆帝三十六岁诞辰于茶室品茶时有感,咏此御制诗。
清嘉庆粉彩江西十景碗一套十件
14.5-14.7cm
成交价11,,港元
玫茵堂旧藏。套碗绘著名江西十景,以精奇布置、华彩丽色,细致描画景德镇一带的巍峨秀朗。嘉庆年间大量烧制胎体轻薄之器,细腻绘饰各地山水名胜,如杭州的“西湖十景”、“长江十景”、江西的“庐山十景”等。
清雍正霁蓝釉天鸡钮盖碗
18.7cm
成交价3,,港元
霁蓝釉盖碗,乃雍正御窑巧技臻绝之作,取材明代宣德朝器制,仿古器形施以单色瓷,盖顶天鸡钮,呼应古青铜器,尚古文雅。
清雍正粉彩鹿鹤同春碗一对
9.3cm
成交价1,,港元
以此粉红、紫彩为主雕之鹿鹤同春纹碗甚为罕见,现知并无近例。粉红、紫彩画珐琅,发展于雍正年,而器身纹饰,不以墨线勾勒轮廓,彰显艺匠造诣,是为没骨法。或因工序繁复,故鲜有大量制作。
粉彩松绿地云蝠纹棱式包袱瓶
清乾隆,31cm
估价2,,-3,,港元
乾隆年制之包袱纹瓷器,异常罕见,论器形、纹饰,本品举世无双,孤例也。此瓶所绘包袱纹,受启发于日式传统包袱布风吕敷,常见于日本漆器。
紫地粉彩番莲八吉祥纹贲巴壶
清嘉庆,26cm
成交价3,,港元
粉彩胭脂紫地番莲八吉祥纹贲巴壶始烧于乾隆朝后期,乃仿藏式金属器而作的法器,用于皇家喇嘛庙或赐予西藏僧侣的礼物。此器原为一对,其中一件售香港苏富比年11月14日。
元洒釉里红弦纹玉壶春瓶
20.9cm
成交价1,,港元
此类釉里红瓶,创制于元朝景德镇,然难于控制,初或加施于刻划纹饰之上,冀成红地白花之带饰,本品大片红彩斑纹,制作年间或更早。
清乾隆仿官釉双桃洗
21.6cm
成交价3,,港元
仇焱之、玫茵堂等旧藏。此件笔洗,承袭雍正原型,应属乾隆早期作品。所用瓷土,精心炼选,令塑贴枝叶更形生动。
清康熙郎窑红刻乾隆御题诗梅瓶
25.7cm
成交价1,,港元
红釉发色极艰,色正佳器寥寥,是以景德镇御器厂明代遗址出土大量废品破片。宣德以后,几乎尽弃铜红,红釉器之烧造,至康熙才告大规模复兴。郎廷极督理景德镇御窑厂事务,尝命重调明初釉色,复烧铜红,浓若牛血殷妍者,谓之“郎窑红”,亮泽均润,正如此瓶绝色;且有淡如朝霞欲上时,谓之“豇豆红”。瓶底题诗又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瓶。
清雍正仿官釉三足洗
16.8cm
成交价2,,港元
明隆庆青花婴戏图盘
12cm
成交价1,,港元
隆庆一朝,历时六载,窑烧工艺精湛。隆庆官窑瓷器,带年款者如凤毛麟角,多书“造”字款,“制”字极少。
明万历青花十六子婴戏图圆盖盒
22cm
成交价2,,港元
清雍正斗彩五蝠供寿纹碗
9.7cm
估价3,,-4,,港元
此碗蓝本应为明成化斗彩团花果纹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