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2016年第八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

年第8期

年创刊/总第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未来不可预知,过去亦非真切,尽管如此,我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思索仍无法回避,根本原因在于唯此方可定位现在。没有过去与未来的坐标作为参照,世界就算历历在目,也是一片茫然。有了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虽身处荒漠密林,亦无所畏惧,只因心里有数。

人类的前行,细究起来是在无数次的回望中完成的,这是认知的局限所致。中国有尚古的传统,言必称三代(夏商周),但无妨托古改制,甚有伪史之作;欧洲也不乏不同时期的复兴,最著名者乃文艺复兴。来路暗示了前行的方向,若无信史,也是枉然。真正严肃的考古之学,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一次次的考古发现,纠正了很多流行的传说或见解,世界的图像渐渐清晰。正是对信史的探究,不断深化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人生百年,个体的感知是非常有限而渺小的,确切的知识传承才能积累人类整体前进的力量。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人类的知识积累进入了加速通道,生产力也同样如此。

设计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基础仍然脱不开严谨的历史研究,考古学的方法和相关知识是设计研究的有力工具。历史或物质遗存本身不会说话,但证据会说话;历史研究免不了主观判断,但文献与实物的双重证据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度。近年来的发展更提示我们,历史研究背后的文化理解非常重要。文化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语境,或者说系统,表象的认知在系统中进行才能精确定位。设计思维的研究,也可以帮助考古学者更好地理解考古对象。曾有考古学家回忆,雷圭元先生的图案理论是如何帮助自己研究古陶器的。宏观认识与微观材料的相互印证,方可逼近知识的准确。郭学雷先生的《“犀牛望月”镜小考》一文,从古铜镜的纹饰命名入手,辨析了“吴牛喘月”与“犀牛望月”的不同解读,其考辨并未仅局限于纹饰本身,而是从配套纹饰、图案的吉祥含义入手,纠正了通行的歧见,也更符合古代造物传统的常识。

传统、文化都是抽象的大词,使用频繁,但每每其含义并未得到深究,同一个符号之下可能理解得五花八门。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抽象概念来自具象素材的集合,若无个体认识,所谓的总体认识便没有来由。本期特别策划以“宋元士民”为题,即希望展示一批微观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去比照既有的宏观认知,或许可以有新的体会。泛泛而论的“传统”太过粗疏,由此生发的议论便也缺乏说服力,甚或产生误导。中国之传统,既有漫长的时间跨度,又有辽阔的疆域差异,一路演进至今,准确把握殊非易事。《诗经》以风、雅、颂分类,暗合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分层,分别对应平民、士族和宫廷文化,朝野是大的区隔,士民则是次一级的分别。器物是文化的载体,以此切入,方得正解。今后,本刊还将陆续推出精微的历史研究专题,从不同的尺度描述我们的传统。

里约奥运在一片吐槽中开场,但也圆满成功,事先的诸多担忧并未成为事实。对于设计师们来说,这些都不是重点,每届奥运会的相关设计才是真正焦点。本期“纸上展览”栏目系统整理了里约奥运会的相关设计,巴西人的才情富有感染力,赛事是短暂的,但这些成果足堪回味。

特别策划:宋元士民

栏目主持:周志

主持人语

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经济持续发展、文化艺术极为繁荣的一段历史时期。尤其是在社会文化领域,宋元时期更是奠定了此后数百年中华文化的生活美学基础。这也正是本专题策划的初衷。

次专题约请了七篇稿件,涵盖了宋元时期金银器、陶器、瓷器、铜器等诸多工艺门类,更广泛涉及了饮食、劝酒、品茶、赏花、陈设、妆容等士民阶层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细节。著名学者扬之水的文章论及宋人爱花对两宋金银酒器造型与纹饰的影响,展现了诗意和匠心之间的宋人时尚生活。陈殿的文章从元墓出土瓷器中选取青花瓷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找出元代士民的青花瓷品味。袁泉一文聚焦于宋元时期造型多样的陶瓷花瓶,试图从中寻觅那个时代素朴中不乏精致、简洁中涵韵风雅的生活美学。丁雨的文章则将视线置于宋代墓葬中与饮茶相关的图像和随葬品之上,试图通过这些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资料,辨析士庶阶层饮茶习惯的异同,进而以此观察宋代士庶阶层不同的心态和行为习惯。深圳博物馆的郭学雷考证了宋金时期“犀牛望月”装饰题材铜镜之所以极为流行的原因。来自吉林大学的彭善国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jj/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