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物语
+
花团锦簇枝头闹,一期一会两不扰。
蜀葵、兰花
十二月令花系列之七
七月花语
阳气至极,
阴气潜生。
兰香幽远,
蜀葵清新。
九焦在酉,
天火在午,
地火在辰,
荒芜在亥。
七月流火,
暑止月清。
新秋瓜熟,
雁欲南飞。
阴阳互见,
花分两枝。
花神
命带蜀葵者:
性和情温颜色好,
自开自落梦逍遥。
花团锦簇枝头闹,
一期一会两不扰。
▲蜀葵女神:汉武帝刘彻宠妃李夫人
李夫人。汉武帝刘彻宠妃。李延年是汉武帝时中央乐团第一创作型歌手,写词谱曲自弹自唱,成为刘彻第一男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就是他对自己妹妹的写照。刘彻听了此歌,命其妹入宫。果然貌美似花,深受宠爱。
可惜酷爱蜀葵花的李夫人,生下昌邑哀王刘髆后不久就病重而逝。相传李夫人病重时,坚决不肯见探病的刘彻,将自己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了颜值巅峰。短暂而绚丽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李夫人便成了七月蜀葵的女花神。
命带兰花者:
王者香气满,
君子绿如常。
宁做野草不自污,
身处郊远忧国民。
兰花男神
▲兰花男神:战国屈原
屈原。战国时楚国贵族大夫。屈原在故乡秭归九湾溪开馆讲学时,曾在学馆庭院、九湾溪田园种满了兰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他在被流放的途中写下千古名著《离骚》,开创了中国文学个人创作和浪漫主义的先河。诗中歌颂兰花之美,把它当做崇高与圣洁的象征。“浴兰汤兮沐芳,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爱兰、颂兰,以兰抒意,托兰以讽,给兰花赋予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君子品格。屈原也便成了兰花男神。
花史
蜀葵,原产四川,俗称大蜀季,又称端午花。两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2米,茎枝都有密密的刺毛。
晋代傅玄的《蜀葵赋》序:“蜀葵,其苗如瓜瓠,尝种之,一名引苗而生华,经二年春乃发。”
宋代罗愿《尔雅翼》中说“今戎葵,一如蜀葵,则自蜀来也。”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载蜀葵又有一别名:“浙间又一种葵,俗名一丈红。”、
兰,古人常常将兰草、兰、蕙混称“兰”。所谓兰,是指一箭一花者,香气幽远高洁,长于北方;所谓蕙,是指一箭数花者,香气清雅脱俗,长于南方。兰草则是指多种香草。
《夏小正》“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兰汤浴。此处的兰,并非今天特指的兰花,按王逸的说法:“兰,香草也。”《神农本草经》中认为兰“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虫毒,辟不详。”
《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宋代黄庭坚曾为之作注脚:“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兰花是百草之王,四季都有开花的品种。春有春兰,夏有蕙兰,秋有建兰,冬有墨兰。兰草则四季常青,终年翠绿,
诗画
昨日一花开,
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
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
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
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
君不见,蜀葵花。
——《蜀葵花歌》唐·岑参
▲(《蜀葵图》宋·佚名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5.4横25.9)
名花八叶嫩黄金,
色照书窗透竹林。
无奈美人闲把嗅,
直疑檀口印中心。
——《黄蜀葵花》唐·张祜
▲(《蜀葵图》明·张宏绘·沈周题纸本墨笔纵.5横44.1cm无锡市博物馆藏)
眼前无奈蜀葵何,
浅紫深红数百窠。
能共牡丹争几许,
得人嫌处只缘多。
——《蜀葵》唐·陈标
▲(《蜀葵萱花图》清·蒋廷锡绢本设色纵76横39.8辽宁省博物馆藏)
篘(chou)玉液,酿花光。
来趁北窗凉。
为君小摘蜀葵黄。
一似嗅枝香。
饮中仙,山中相。
也道十分宫样。
一般时候最宜尝。
竹院月侵床。
——《鹤冲天》宋·李弥逊
▲(《壬戌蜀葵》近代·齐白石立轴年作)
折茎聊可佩,
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
含秀委微霜。
——《咏兰》南北朝·萧詧
▲(《墨兰图》宋末元初·郑思肖纵25.7横42.4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感遇》唐·张九龄
▲(《兰花》明·徐渭)
幽兰有佳气,
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
岂遭干闼婆。
——《朱朝议移法云院兰》宋·王安石
▲(《醴浦遗佩卷》(局部)清初·石涛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兰生山谷无人识,
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芳能解秽,
更怜细叶巧凌霜。
——《咏兰》北宋·苏辙
▲(《墨兰图》清·郑板桥纸本纵.5横47安徽省博物馆藏)
●点击蓝字,阅读更多的故事●
董其昌告诉你古董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闲书
收藏古董能长寿?
闲书
古董收藏的意义就在于与古人同行,与今人同心
闲书
谢谢可爱的你看到这里
转发此篇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