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高发,造成维生素D不足的原因是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rickets)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维生素D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它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本病是小儿时期四种疾病防治之一。维生素D一直被认为时时刻刻都在参与体内钙和矿物质平衡的调节,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它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小儿佝偻病又称软骨病。属中医五迟五软、鸡胸龟背范畴。尤以缺乏户外活动的小儿为多见。

骨骼生长发育障碍(软化、畸形、肋骨外翻、O型腿、X型腿),肌肉松弛,易惊,多汗,齿迟或鸡胸龟背或伴夜惊,多哭等症。

1、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所谓摄入的维生素D系指外源性维生素D,均含于食物之中,如每升牛奶中含维生素D3-40国际单位,一个蛋黄含25国际单位,每公斤肝类含15-50国际单位。实际上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往往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再加上喂养不当的因素,就很容易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

2、紫外线照射不足:内源性维生素D由紫外线照射而来。皮肤的基底层贮存有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胆骨化醇,也就是维生素D3。因此,孩子通过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就可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3。一般日照时间的长短与佝偻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此外,如果存在吸收或阻挡阳光中紫外线的因素,也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良,如现代高层建筑的遮挡;空气污染以及整日闭门不出等。

3、其他因素的影响:   (1)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人乳中钙、磷的比例适当,为2:1,容易吸收;而牛奶中的钙、磷含量虽然较高,但因磷含量过高,反不易吸收。因而,牛奶喂养的小儿中佝偻病的发病率较高。

  (2)生长发育过快:小儿生长发育过快时,维生素D的需要量大,如供给不足就易发生佝偻病。此外,早产儿原本体内钙、磷储备不足,加上出生后生长发育较快,极易发生佝偻病。

  (3)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及肝、肾疾病,往往影响钙、磷吸收,易导致佝偻病。

第一天

身柱(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肾俞(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关元(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神阙(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

第二天

大杼(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膻中(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悬钟(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30分钟)神阙(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

第三天

大椎(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膏肓(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神阙(参考温度42°C,参考温度40分钟)

艾灸治疗本症效果较好。本病应该从孕妇保健时就注意。孕妇应多做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注意营养。婴儿应于2个月大时,开始多晒太阳。同时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及钙磷丰富的食物。本病需尽早发现,一经发现需要立刻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免责声明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

联系我们

周经理                







































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tp/4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