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洪每天学一味中药,黄蜀葵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来源

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

别名

秋葵、假羊桃、柿花葵、假芙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米,疏生长硬毛。叶互生,掌状5~9深裂,裂片线状长卵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有长硬毛;叶柄长。花大,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苞片4~5,宿存;花萼5裂;花瓣5,淡黄色,内面基部暗褐色;雄蕊多数,连合成筒包围花柱;子房上位,5室,柱头5,紫黑色,匙状盘形。蒴果长椭圆形,具5棱,密生硬毛,熟时5纵裂。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谷、草丛中,有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和中南各省区。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根,去除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宿根较粗壮,直径0.5~1厘米,弯曲或扭曲,有时有愈合的伤痕。表面黄棕色或淡灰棕色,较粗糙,可见凸起的根痕;支根圆柱形,顺直或稍弯曲,表面淡灰黄色或黄白色,有较顺直的细纵皱纹。质柔软,轻泡,不易折断,断面外层纤维性,木部黄白色,有粉尘散出。气微,味微甘,有粘滑感。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归肾经,膀胱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

利水散瘀,消肿解毒,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30克;鲜品30~90克,水煎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用治小便淋痛、乳汁不通、水肿、痈疽、疔毒、瘰疬、恶疮、腮腺炎、中耳炎、阑尾炎等。

主要成分

黄蜀葵叶、花亦供药用。叶含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Bl、胡萝卜素等。叶、花治痈疽及烫火伤,尤以花浸油搽烫火伤患处,效果较好。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

附:一味中药,通泻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泻胃火,下泻肾火,疗效独特!

中药之花有两种最香,一种是金银花,另外一种则是栀子花。明朝沈周在《栀子花诗》里描述:“雪魂冰花凉气清”,是说它花开似雪,且吐清凉之气,卓尔不群。

提到栀子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青春情怀。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栀子最早走进人们的视野,是因为它的果实可用作染料,故而有“栀黄”一说;后因洁白馥郁被爱花之人慧眼所识,遂成观赏植物。《汉书》曾记“汉有栀茜园”及《晋书》所载“晋有华林园种栀子,今诸宫有秋栀子”等语,可见我国栀子的园林栽培、使用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了。

栀子花好,果实更是中医里的一味良药。

中药里的清火高手,栀子

《神农本草经》说: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功于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栀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善治头面五官各类火毒上攻。纵观历代有关中药的记载,栀子是为数众多的清热药中唯一一味有着清泄三焦功效的药物。

黄芩偏清上焦热,黄连偏清中焦热,黄柏偏清下焦热,栀子清三焦火。

自古以来,人们运用栀子的苦、寒药性来治疗三焦湿、热症候。栀子清泄三焦之说,便是人们在数千年来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三焦”。三焦是一个中医概念,是“六腑”之一,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两脏、头面部及上肢;中焦指膈以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下焦指肚脐以下的部分,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下肢以及男女的生殖系统。三焦是人体之气上下运行的通路,也是人体的水液上下运输的通道。

三焦之火常表现为实火:

上焦(心、肺)有火表现为头痛、目赤、口干、口苦、溃疡、耳鸣、咳嗽等;

中焦(脾、胃、肝、胆)有火表现为口臭、消谷善饥或不思饮食、呃气上逆、脘腹胀满等;

下焦(肾、膀胱、大小肠)有火则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栀子似心,归心、肺经,善于清胸膈中郁热,所以栀子豉汤治疗虚烦不得眠。同时,栀子色红黄,善于清热利湿,退肝胆、脾胃中焦湿热郁蒸之黄疸。所以古方茵陈蒿汤用栀子,以其善于清利中焦湿热。再者,栀子善于降火,导热从小便泄去,它能从上往下把热火降入三焦水道,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让黄赤的小便转为清白。所以古方八正散治疗各类膀胱炎、尿道炎,里头用到栀子。

栀子清泄三焦湿热之功效不仅与其苦、寒药性有关,更重要的是栀子本身“质轻扬”、“性屈曲”。

栀子“质轻扬”故而其升可散上焦之伏火;栀子“性屈曲”故而其降可泄下焦之邪火,居于中焦则可清泻中焦湿热。进一步说明了栀子是依赖其“可升可降”的药性特点来清泄上、中、下三焦之热邪的。

方氏(桂谷山抄)曰:盖栀之为性,可升可降,气味虽居苦寒,而气本轻清……专取此清空寒化之物,能解心肺之伏火,转炎歊为清肃者也,所以三焦浮游之火,六郁气结之火,皆可清也。

朱丹溪曰:栀子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凡心痛稍久,不宜温散,反助火邪。故古方多用栀子以导热药,则邪易伏而病易退。

卢不远先生曰:凡苦寒之物,能下能坚,惟栀子反使坚结者,解而上出,火空则发之义也,故并作涌泄之剂。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所以凡眼中结膜发炎,目赤肿痛,口腔、鼻腔炎热肿痛,以及咽喉红肿热痛,甚至中耳炎、鼻窦炎,但见脉势弦实有力偏数者,都是三焦热盛,这时栀子均可放胆使用。

栀子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

用法:煎汤:5-10克

所以这栀子清三焦火,上能清心肺热,中能清肝胆脾胃热,下能清膀胱水府热,又能引众热下归水道,使浊火下排,不上炎上扰,自然神明清静,身心和调。

不过,栀子苦寒,可能会引起轻度腹泻,所以脾胃虚弱的人最好不要用。

如喜欢该文章,可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tp/6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