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山镇近年来以特色产业为基础,通过强力推进扶贫产业项目,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贫困户增收,真正做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袁友安是矾山镇杨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家庭仅靠几亩水稻的收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贫困,近年来杨山村的黄蜀葵种植项目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
“政府带来黄蜀葵种植项目,种植比水稻要高出几番,当前来讲,都要高两番不止,现在还能摘一个月,估计纯收入块钱一亩这个样子。”矾山镇杨山村贫困户袁友安兴奋地说。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种植黄蜀葵,该镇出台了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帮助措施,让种植户们没了后顾之忧。
“政府提供了苗子、提供了技术,也提供了管理,给我们支持不少。我们种黄蜀葵由政府销售,统一收购。有多少要多少,不存在销售问题。”袁友安表示。
夏金梅是杨山村的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家里,出门打工非常不便,如今开在家门口的黄蜀葵烘干厂让她不用出远门便能赚些零钱补贴家用。
“一天大概赚百把块钱,以前在家里没有活儿干,现在村里办个厂,为了贫困户,给村民照顾一点,一天大概挣到百把块钱,补贴家用就可以了。”夏金梅十分高兴。
据了解,矾山镇黄蜀葵加工厂通过和苏中制药厂签订订单收购合同,将种植户的黄蜀葵花应收尽收,采花资金是直接打到种植户的涉农卡上。通过种植黄蜀葵不仅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还为村集体增加了15万多元的收益。
“今年我们的黄蜀葵种植,从种植到采摘到加工,总共带动了20到30户贫困户,每年我们的黄蜀葵一季下来可以给每户贫困户增加2千到3千元的收入。”矾山镇杨山村党总支书记邓清涌告诉记者。
此外,矾山镇还重点培育石峡村脱水竹笋蔬菜、竹木加工、乐华村富硒蓝莓、东明村青梅等“一村一策”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了带贫减贫机制,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共同增收的双赢发展新局面。
▌本文为微聚庐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两岸一家亲!台湾同胞向我县捐赠救灾物资重磅!安徽二本投档线公布!快看多少分能上…买房的注意!合肥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水退一寸,地抢一分!让受灾群众尽快返回家园开展生产自救记者/方明安
编辑/苏钰欣
校对/施杰张媛
微聚庐江投稿邮箱:wjl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