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呵护骨骼健康!
“
一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先天性或婴儿及儿童期发育性髋关节结构异常的统称,包括髋臼发育不良、脱位及半脱位。早期症状有臀纹不对称、大腿纹路不对称,父母发现孩子以下情况,应注意:
1、单侧脱位患儿早期可能会出现臀纹、大腿纹不对称,下肢不等长等症状。一侧髋关节内收,双侧脱位患儿会阴部变宽。
2、髋关节有时会听到弹响声,给孩子把尿或者活动下肢的时候经常感到有“咯噔”一下,下肢不对称。会有跛行步态、走路呈鸭步。
二
牵拉肘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牵拉肘是因为小朋友手臂伸直时,被大人牵拉的力道过大,以致于桡骨头脱离肘关节,最后引起肘脱臼。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
1、6岁以下孩子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稍加外力或过度牵拉小儿手臂,桡骨头就会从环状韧带中脱出。
2、冬季宝宝穿衣服时生拉硬拖。在游戏时、走路要跌倒时、上下楼梯时,大人猛然提拉宝宝的手部,都会引起牵拉肘。
3、单手牵拉小孩走路或小孩摔倒后单手拉起来,小儿突然出现上肢下垂,不愿意抬高患肢,不愿用手取物玩耍,此乃“牵拉肘”(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表现。让爷爷奶奶带小孩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三
O型腿,X型腿父母发现孩子以下情况,应注意:
1、在双脚并拢,放松双腿直立时,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O型腿了。
2、在双脚并立时,两侧膝关节碰在一起,而两足内踝无法靠拢,则发生了X型腿,医学上又称为膝外翻。
3、学校里学生不正确的写作业姿势,不当的站姿,就会造成了扣肩、驼背、高低肩......这些大家都知道,也理解。其实后天不正确的行走、运动、站立、坐等姿势,也可以造成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失衡,形成膝关节内、外翻,内、外旋转等等从而形成O型腿、X型腿。
四
小儿佝偻病佝偻病多发生于2~3岁前的宝宝。初期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如不活泼、爱急躁、睡不安、易惊醒、常多汗。因为多汗,当然就有可能出现枕秃。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骨骼的变化。常见原因有:
1.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途径。
2.维生素D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如鲱鱼沙丁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3.需要量增多: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岁后因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五
儿童股骨头坏死父母应注意,本病通常因以下情况被发现:
1.多次滑倒摔跤,医院检查出。
2.走路过久或跑跳时大腿疼并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多为轻痛或钝痛,常位于腹股沟、大腿内侧,并放射到膝部。
3.走路跛行或行走似鸭步。
六
小儿斜颈父母发现孩子以下三种情况应警惕:
1、肌性斜颈(最常见):胎位不正,产伤,产程过长等,常在婴儿出生1个月后被发现。
2、眼源性斜颈:出生时颈部没有肿块,到6个月时才出现斜颈。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斜视所致。
3、骨性斜颈:本症多系先天性枕颈部畸形所致,包括短颈畸形、颅底凹陷、半椎体畸形、寰枕融合及齿状突发育畸形。可造成斜颈及面部不对称,X线检查可明确上述诊断。
小儿骨科疾病不像感冒发烧或外伤那样很容易被发现,这就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了,治疗方法与成人也往往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多不相同。因此,找儿童骨科医生就诊对儿童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效果也会越好。
”小儿骨科I辛函珂
点赞是鼓励转发传正能
留言多互动有您更精彩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投稿信箱:zzsgkyywx
. 门诊预约电话-(上班期间)住院预约电话-(24小时)
急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