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
崔涯《黄蜀葵》
野栏秋景晚,疏散两三枝。
嫩碧浅轻态,幽香闲澹姿。
露倾金盏小,风引道冠欹。
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讵知。
黄蜀葵,别名:秋葵、棉花葵、假阳桃、野芙蓉、黄芙蓉、黄花莲、鸡爪莲、疽疮药、追风药、豹子眼睛花、荞面花,拉丁文名:Abelmoschusmanihot(Linn.)Medicus,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植物。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花期6~8月。原产我国南方。常生于山谷草丛、田边或沟旁灌丛间。分布于印度。
黄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它可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中。
形态特征
黄蜀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疏被长硬毛。叶掌状5-9深裂,直径15-30厘米,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8厘米,宽1-6厘米,具粗钝锯齿,两面疏被长硬毛;叶柄长6-18厘米,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形,长11-1.5厘米。花单生于枝端叶腋;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长15-25毫米,宽4-5毫米,疏被长硬毛;萼佛焰苞状,5裂,近全缘,较长于小苞片,被柔毛,果时脱落;花大,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厘米;雄蕊柱长1.5-2厘米,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蒴果卵状椭圆形,长4-5厘米,直径2.5-3厘米,被硬毛;种子多数,肾形,被柔毛组成的条纹多条。花期8-10月。
生长习性
常生于山谷草丛、田边或沟旁灌丛间。黄蜀葵和棉花同属于锦葵科植物,喜温暖、雨量充足、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土壤,怕涝,应选用高地栽培,以蒜地或麦茬口最好。生长温度25~30摄氏度,开花期最适合温度26~28摄氏度,月均温度低于17摄氏度影响开花,夜间温度低于14摄氏度生长不良,喜光。
分布范围
产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分布于印度。
观赏价值
黄蜀葵的花大色美,栽培供园林观赏用。
经济价值
根含粘质,可作造纸糊料;
黄蜀葵作为曾经的国家濒危植物品种,后来被科研人员在深山中发现并培育,研究出了规模化种植的方法以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黄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它可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中。
药用价值
种子、根和花作药用。
黄蜀葵
别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棉花葵
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以根、叶、花和种子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收叶和花;秋季收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种子: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乳汁不通。根、叶:外用治疔疮,腮腺炎,骨折,刀伤。花:浸菜油外用治烧烫伤。
根:甘、苦,寒。利水,散瘀,解毒。用于水肿,淋证,乳汁不通;外用于痈肿,痄腮,骨折。茎或茎皮:甘、滑,寒。活血,除邪热。用于产褥热;茎皮:外用于烫伤。叶:甘、寒、滑。解毒托疮,排脓生肌;外用于痈疽疔疮,痄腮,烫伤,(研末敷)刀伤出血。花:甘,寒、滑。通淋,消肿,解毒。用于砂淋;外用于痈疽肿毒,(浸油涂)烫伤,小儿秃疮,(烧存性研末治)小儿口疮。种子:甘,寒。健胃润肠,利水,通乳,消肿。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利,水肿,淋证,乳汁不通,痈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种子3~5钱,水煎服或研粉每服0.5~1钱;根、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本文仅普及中医常识,不做处方
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注:著作权归本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白癜风早期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