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摄于湖北蕲春)
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以“鹿衔草”之名始载于《滇南本草》,因其“叶形圆似鹿蹄”,故又名“鹿蹄草”。全年均可采挖,去杂质、晒干、切段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明·兰茂·《滇南本草》记载:“(鹿衔草),紫背者好,叶团,高尺余……味辛、凉,性温、平。无毒。走足少阴,添精补髓,延年益寿。治筋骨疼痛,痰火之症。煎点水酒服。”
鹿衔草(图片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鹿衔草,甘、苦,温。归肝、肾、肺经。主要功效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止咳。
NO.2.1功效主治
1
祛风湿、强筋骨:本品甘苦而温,入肝肾经,苦温可祛风湿,甘温可补肝肾,其祛风湿、强筋骨之功,多用于风湿痹证、筋骨痿软、腰膝酸软等病证。
2
调经止血:本品色略带赤,入肝经血分,有调经止血之功,适于月经量多、崩漏,以及咯血、外伤出血等病证。
3
止咳:本品既可止咳,又可补肾,标本兼顾,适于久咳劳嗽。
用法:9~15g,煎服。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鹿衔草有强心、扩张冠脉、降压、抗感染、抗癌、抗衰老等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痢疾、颈椎病等。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贾鹏.鹿衔草的临床应用[J].四川中医,(07):29.
李绪玲.鹿衔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7(12):-.
音频:山人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