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档案:李小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擅长治疗咳嗽、佝偻病、流感、鼻炎、肺炎、抑郁焦虑等。
(接上期)
家长如何尽早知道自己的孩子得了佝偻病?
李小珊:这就涉及佝偻病临床表现了。根据病情的发展,临床上可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和激期统称活动期。
1、初期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精神症状,多汗、夜惊、易激惹;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刺激,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
2、激期:在神经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骨骼的变化,往往发生在生长速度较快的部位,因患儿年龄、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不同,骨骼变化亦不同。头部3-6月的乒乓球颅样,8个月后的方颅,前囟闭合延迟,出牙晚;胸部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胸部的这些改变均会引起胸腔体积的减少,严重时压迫心、肺组织,引起心、肺组织功能障碍;四肢和脊柱:手镯或脚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骨质软化和肌肉关节的松弛,使得婴幼儿站立行走后,因负重而发生骨骼变形为“O”型和“X”型腿。
3、恢复期症状消失,体征减轻或消失。血生化改变: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儿童,遗留了不同程度的佝偻病的骨骼畸形,无临床症状。
到医院要做那些检查来配合诊断佝偻病?
佝偻病的诊断包括:
1、碱性磷酸酶(ALP)可作为佝偻病的诊断和筛查指标,佝偻病时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病程中增高出现较早,而恢复最晚。有利于检查诊断。
2、25(OH)D是评估的最佳方法,佝偻病时25(OH)D下降。但要注意把握区分营养性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常在维生素D缺乏后数月出现;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的婴儿佝偻病骨骼改变出现较早。
3、血钙:正常小儿血钙为2.2~2.7mmo1/L。初期由于机体处于钙丢失代偿期,所以初期的实验室检查血钙会一过性的升高,而佝偻病激期是由于钙物质已经失代偿,所以实验室结果是血钙值降低。
4、X线检查:X线改变以骨骼发育较快的长骨为明显,尤以尺桡骨远端及胫腓骨近端为明显。
怎么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1岁内小儿为重点对象,并系统管理到3岁。
1、适当的日照。一般日照时间在上午9-10点和下午3-4点较为合适,不隔玻璃,可在屋檐及树荫下得到折射的紫外线。
2、维生素D的补充: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含钙、磷的丰富食物。妊娠后期在秋冬季者,应补充维生素D-单位/每天。对于婴幼儿,应提倡母乳喂养,户外活动每天1-2小时。婴幼儿出生后2周摄入维生素D单位/每天至2岁。
维生素D摄入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以及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如果婴幼儿每天进食ml以上的配方奶(提供单位维生素D),加上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对于早产儿、低体重作以及双胎多胎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单位/每天,3个月后改为单位/每天。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发生。
1、传统治疗:维生素D剂型选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给药次数(单次或多次)、途径(口服或肌内注射)等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强调个体化用药。
2、年营养性佝偻病的全球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维生素D0单位/每天为最小治疗剂量,同时补钙,疗程至少3个月。维生素D和钙联合治疗的效果高于单独应用维生素D治疗。大剂量肌肉注射60万单位,3个月后改维持剂量。
3、其他治疗:对已有严重骨骼畸形的后遗症患儿就加强体格锻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方法矫正。胸部畸形可作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增加肌张力,以纠正畸形。严重骨骼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治。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云南新闻广播)
长春白癜风医院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