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维生素D佝偻病与晒太阳之间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居家防护也要保障好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和大家聊聊维生素D、佝偻病与晒太阳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晒太阳可以促进孩子身体中维生素D的产生,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佝偻病”的特征是儿童发育迟缓、罗圈腿、膝外翻、胸骨突出(鸡胸)等症状,出现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天空总是被黑沉沉的雾霾所笼罩,一些城市的贫困儿童中便出现了这种疾病。科学家经过两百多年研究才发现,佝偻病的发生不是由于吸入的雾霾,而是由于缺少了一种维生素——维生素D。

维生素D最重要的作用是参与小肠和肾脏对钙的吸收,同时也保证血液中有充足的钙和磷,以满足骨骼的需求。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而儿童正处于骨骼快速发育的阶段。如果儿童缺乏钙和磷,容易引起身材矮小。如果钙磷严重缺乏,骨骼的强度不足以支撑体重,就会导致下肢骨骼弯曲(罗圈腿、膝外翻),这就是典型的佝偻病体征。成年人中也可能发生维生素D的缺乏。但是,由于成年人的骨骼已经发育成熟,所以初期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畸形,而是出现以骨骼软化为特征的软骨病(骨软化症)。严重的软骨病也可以表现为罗圈腿或驼背等骨骼畸形。

维生素D在动物性食物(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中较为丰富,而在谷物、蔬菜和水果中较少。

那么,工业革命之前的贫困儿童饮食中也缺乏足够的肉食,为什么没有佝偻病的泛滥呢?19世纪,波兰医生安德鲁·斯尼亚代茨基发现了佝偻病与阳光的关系。原来,我们身体是可以合成维生素D的。只要我们皮肤表皮的基底层和棘层受到阳光紫外线的照射,我们身体里的胆固醇化合物(7-脱氢胆固醇)就能转化成一种没有活性的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D从血液进入肝脏转化后,会获得生物学活性。这些活性维生素D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后,就能与其他的激素共同作用,调控我们的电解质代谢和细胞代谢。

工业革命时期的雾霾阻挡了阳光中的紫外线,每天都是灰沉沉的阴天,贫困儿童的身体无法自己合成维生素D,又无法得到足够的肉食,所以患上了佝偻病。同样的道理,他们的症状会在阳光充足的乡下好转。

今天,我们的饮食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但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在疫情防控居家期间进行20~30分钟的阳光照射,以避免维生素D的缺乏。

后期还会为大家带来该怎样科学晒太阳。

▼往期精彩回顾▼四横纹的妙用面对疫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yx/5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