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问小编,为什么看儿童骨科门诊时孩子要脱光被拍照?作为家长我们一直都比较担心这样会曝光孩子的隐私部位。
其实,给这些孩子拍照是为了保存孩子治疗前后的外观照资料,这样便于我们对孩子整个治疗过程的观察和对比,以及之后对他恢复的评估。因此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性,我们会对一些孩子分阶段地进行拍照保存。同时,我们对孩子的资料是绝对保密的。
小儿骨科的查体,应按顺序进行。小儿需脱去衣裤,对极小的细节也应仔细检查,其基本的检查方法包括:眼看、手摸、活动、测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站立的姿态和姿势:小儿站立后应从背后、前面和侧面观察其站立姿势和身体外貌,观察脊柱和四肢有无明显畸形。步态:步态异常的原因有肌肉无力、骨与关节畸形、神经病变、心肺疾病等。常见典型异常步态有:剪刀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摇摆步态、跨阈步态、跛行步态(如升降式跛行、避痛性跛行、臀中肌跛行)、间歇性跛行等。
畸形:首先确定畸形的类型及具体位置,然后进行肢体长度与成角畸形的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包括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的范围。肌力与肌张力的检查。
查体是医生评估患者病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门诊或者线上咨询医生时,很多患者往往只提供了一些X光片等影像资料,以此来了解自己是否需要手术等等,但单纯凭借X光片、核磁共振的片子等这些影像学资料来评估孩子的病情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查体的重要性大家可想而知。
有时候,母亲的直觉是也很重要,虽然没有数据,但这一个因素还是值得我们去重视。一些幼儿骨科先天畸形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可以很好,有些甚至可以治愈。
以下介绍8种小儿骨科常见的疾病和相关症状:
1、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面部不对称,婴儿期颈部一侧有肿块,幼儿期可在颈部摸到条索状物,不痛不痒,头经常被迫歪向一侧。
2、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臀及大腿皮纹不对称,一侧下肢外旋少动,行走晚,步态不稳,易摔胶,行走时像“鸭步”,或双下肢不等长。
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麻痹性足内翻或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一侧或双侧足下垂内翻呈马蹄状,患儿行走脚不能放平,以足尖或外侧足背行走。以上情况多由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麻痹性足内翻或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所致。
4、隐性椎裂、脊髓脊膜膨出:骶尾部长毛、皮肤大片青紫、尿床或腰部有软性包块,上述表现可能是由隐性椎裂、脊髓脊膜膨出症所致。
5、患有先天性尺桡关节融合症:患儿的双侧上肢或单侧前臂不能旋后,梳头、端碗均困难。
6、脊柱侧凸:脊柱弯曲呈S型,弯腰更明显,到青少年期出现胸廓一侧隆起,此乃脊柱侧凸的特征。
7、佝偻病:患儿方颅、头发稀疏、出牙晚、出汗多,胸部出现“串珠”、“鸡胸”或肋缘外翻,多见X型腿、O型腿,此乃佝偻病的表现。
8、先天性“扳击指”:拇指关节呈屈状,不能主动伸直。被动伸展关节局部疼痛,掌面可摸到增粗肿块,可随拇指伸屈上下活动。
如果家长发现小儿有以上类似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专业的小儿骨科门诊检查,莫耽误孩子的病情。
图片来源丨百度
文字编辑丨部分来源于网络、喵喵怪
责任编辑丨小青柑
更多精彩内容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