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村脱贫攻坚故事村支部书记两三事

村支部书记两三事

罗汝平,古蔺县黄荆镇高峰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年龄最大的村官,因为在家里排行最小,大家都喊他罗老幺;他是村里最忙的那个人,早出晚归、马不停蹄,修水管、爬电杆,干产业、卖药材,解纠纷、做工作,样样都行。年,罗汝平被群众推选为高峰村首届“最美高峰人”。

服务群众的老黄牛。今年58岁的罗汝平,已经干了近20年的村干部,去年底,上一任支部书记辞职后,在镇领导的极力说服下,他独自挑起了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担子。“一肩挑”带来的不光是身份的改变,更多的却是肩上责任的加重,当村主任时就从来没有闲着,“一肩挑”以后更是成天不着家,骑着踏板车满村转,总有做不完的事。罗汝平还有一重身份就是村里的水电工,干电工30年,水工虽是业余,却硬生生给干出了专业级别。遇到打雷刮风,经常会停电,不管多晚,他都会带上工具,骑着车沿高峰村的近40公里的公路巡线,爬电杆、装电表、架电线,近60岁的老人硬是比30来岁的年轻人能干。村里有哪处水管漏水,他保准第一时间赶到那里,经常自掏腰包买水管、买工具,踏板车的后备箱其实就是一个大大的“工具箱”。在他看来,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再紧再累都会到场。“有事找罗支书”“他就是一头老黄牛”!这是当地干部和群众对他最好的评价。

发展产业的主心骨。高峰村年的贫困发生率为26%,近两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群众也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增收不少,贫困发生率也降到了0.14%,群众得了实惠,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当然,也有的群众宁愿土地闲着也不愿流转,不是看不上土地租金,而是担心土地租出去了,能不能见到效益,驻村干部走了之后,后面的事情谁来作主?群众的忧心不无道理,如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不站出来表态,部分群众的心里还是会没底。罗汝平有个特长,就是善长用百姓的语言来引导,往往是嗓门很高、道理很糙,群众都听得明白,自然支持工作。今年,为了发动群众换种新的药材品种,村里在年初引进了黄蜀葵花,有隔壁乡镇的成功经验,再加上村支书的亲自发动、亲自栽培、亲自施肥,一下子发展了近百亩。由于花期长达3个月,开花后每天都要一大早去采摘,罗汝平暗自给自己较劲,“往年村上发展丹参失败,再种前葫也没有产量,不是技术跟不上,主要是管理不配套,思想还不够主动。”他一边总结一边干,为给老百姓做好样子,他倾尽了不少心血,不仅亲自采摘,还专程一趟一趟地骑车送到十多公里外邻乡的加工厂去卖,用他的话讲,“看似没有赚到啥钱,但是群众务工挣了不少钱,这就是收益!”许多群众明年还准备扩大栽种规模,争取更好收益,而村里也正在筹划建设属于村集体的加工厂房,这样的话,从村里卖出去的干货才更值钱,村民也不用走很远的路去卖药材和山货。

调解纠纷的和事佬。高峰村有7个村民小组,多人口,大大小小的事不少,罗汝平因为工作没得挑剔,又没有什么私心,在群众中的威信自然很高,不管谁家里有个什么矛盾纠纷、困难苦衷的,都会找到他,帮忙出主意也好,上门做工作也罢,只要罗汝平有时空,村上的事基本上都能平下来。去年有几户群众因为喝酒丢钱的事闹得不可开交,报警处理也没有结果。事后,罗汝平和队长一起找他们挨家做工作,既保住了一时起意捡钱后因为事情闹大了又不敢还的农户的面子,又确保了丢失的钱一分不少的物归原主,不动“干戈”便化解了纠纷,既合情又合法,群众都服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yx/6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