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四日
MONDAY,NOV14,
年11月14日·星期一
农历丙申年·十月十五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春秋·佚名《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舜华,即木槿花,与木芙蓉都是锦葵科植物。木槿花于夏秋季开花,因其清晨开放黄昏凋谢,又名朝开暮落花,虽朝开暮落,却日日不绝,古人称其有“日新之德”。唐代诗人崔道融曾赞曰“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木槿花有单瓣与重瓣之分,花色有白色、米黄色、紫色、水红色、淡粉色,其花瓣基部沁出鲜艳的红、紫色,宛若女子的腮红,花色娇嫩如容色。自古人们都喜欢用美丽的花儿来比喻美女的容颜,每一种花又有着其特殊的品质。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分段)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女性,因而历朝历代的女子均孜孜不倦的追寻美丽的妆容,“虽资自然色,谁能弃薄妆。”就是这样的花儿,就是她们的容颜。她们,在诗经里,在唐诗宋词里,妆容妙丽。
采桑陌上,百花苑中,佳人如花,花与人同。她们,栽花,赏花,插花,绘花。详察四时花色,随天时而幻变。她们,将衣裙染作百花之色,将纹样织绣为百花之状。描画妆容,也随花调色;贴画花钿,也按季裁剪。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分段)
天人合一,无有分别。浓情慧心,万千缱绻。花萼、苞蕾、花瓣的异色。未开、半开、全开的娇艳。明月下,霞光里,雪色中,斑斓七彩,花雨漫天。
有些是失传了,有些是找不到了。精制而成的红脂粉香,半已遗失。万千种阆苑仙葩,今日在何处?但总要回头寻觅,重缀华篇。涵泳词章,流连芳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彼美人兮,从未曾忘!
春妆
早春一月
李花:玉颜,白妆。
杏花(四种):红蕾,深红之醉妆;半开,红粉妆;全开,浅晕之红晕妆;开盛,白粉之薄妆。
月季:娇红之红妆。
玫瑰:细调红粉之红粉妆。
蔷薇花(四种):酒晕妆(深色);晕红妆(浅色);绛雪红妆;紫艳妆。
黄蔷薇:黄妆。
樱桃花:退红色妆。
兰花(五种):粉妆成;色轻紫;紫妆;许景初;玉颜酡红,红妆。
虞美人:浅色桃花妆。娥眉素,银粉白妆。
醉美人:深色桃花妆。
仲春二月
红桃花(三种):深色红妆,浅色红粉妆,飞霞妆。
白桃花:白妆。
碧绿桃花(二种):绿妆。绿眉素妆。
人面桃,粉白透轻红。
梨花:素妆。
红梨花:微带红(软红)之素妆。
海棠(三种):未开,深红酒晕妆。乍开,腻白如雪透轻红(略偏紫),胭脂雪,飞霞妆。开放,粉白妆。
黄海棠(二种):蔷薇露晕染黄妆;半额之黄额妆。
垂丝海棠:醉美人,即稍浅的酒红妆。
白玉兰:素妆,浅抹一痕轻脂。
金缕梅:满面染淡黄之黄妆。
深春三月
牡丹:
深红牡丹,醉妆。
玉楼春,颊白腮红,晕红妆。
紫牡丹,紫粉染妆。
退红牡丹,退红色红粉妆。
燕脂微透,薄妆。
雪夫人,玉美人,皆白妆。
黄牡丹,额染鹅黄、脸染胭脂;薄染黄粉。
绿牡丹,绿妆。
桃红牡丹,腮染桃晕红之桃花妆。
瑞露娇,淡粉红色,带微绿。
红颜傅粉,浅粉红妆。
碧玉红妆,粉红中带娇绿。
花红水月妆,粉红中透出月白。
洛妃妆,茜红。
玉仙妆,白。
醉娇红,微红。
浅娇红,大桃红色。
浅红娇,娇红。
粉娇娥,大淡粉红。
醉杨妃,粉红。
粉娇娥,淡粉红。
太真晚妆,色微红而鲜洁。
醉西施,粉白中红晕。
胜西施,色粉白晕红。
粉西施,粉白微带红。
醉春容,玉白而微红色。
美人红,银红。
胜娇容,深红。
杨妃深醉,色比胜娇容更深。
醉胭脂,大红色,当即酒晕妆。
翠红妆,鲜明娇红。翠,鲜艳之意。
紫姑仙,紫色紫妆。
蜜娇,蜜蜡色。
玉天仙,月白色。
飞燕妆,黄红色、深红色、象牙白色三种。
飞燕红妆,二种,嫩色生娇红;银红艳妆。
念奴娇,深银红色、桃红色二种。
倚新妆,红颜精爽,大类绯桃色。
观音现,白而微露银红。
玉楼观音现,花白,白妆。
倚栏娇,浅桃红色。
乔红,色深重近木红。
醉仙桃,桃红映浅白,宛如桃花人面。
芍药花:醉粉,带醉意的深粉红妆,酡颜。
醉西施,娇红淡妆。
浅妆匀,淡粉红。
醉娇红,深红。
试浓妆,绯红。
宿妆殷,紫色。
宝妆成,肉红色(退红)妆。
占春芳,浅红妆
醉娇红,酒晕妆。
粉娇,稍厚的白中带粉红妆。
浅红娇,淡肉红。
玉玲珑,白妆如玉。
黄芍药,黄妆。
金、紫二色芍药,半妆宫面。(金、紫二色,各布于妆脸)
虞美人花(丽春花),是红妆、紫妆、白妆、微红的红粉妆、半红的晕红妆、红粉妆、白妆绛唇、殷红的酒晕妆、飞霞妆。
郁李花,清淡红粉妆。
紫蝴蝶花,紫妆女郎。
酴醾花,半额黄妆。
黄木香,半额黄妆。
二色木香,黄白二色妆。
夏妆
孟夏四月
红蕉花:红艳之丽妆。
琼花:白妆上有浅宫黄,即鹅黄雪。
仲夏五月
石榴花:丹唇、深红妆。
荔枝:檀红妆。
紫赤色锦葵花:紫红脸妆。
白茅花(荼):荼颜,白妆。
白色含笑花:白玉颜,白妆。
季夏六月
萱草花,金黄色中染红色,犹如宫妆。
莲花:
白莲花,素妆。
白莲粉面,轻红淡白,类似粉白色的飞霞妆。
红莲花,酒晕浓妆,浅红唇。或晕红妆。二种。
红粉莲花,红粉妆容。
莲蕊中沾嫩黄花粉,红染黄粉妆容。
茉莉花:。白妆轻扑鹅黄粉。
苕花(凌霄花),紫红花色妆容。
水木樨,额边点黄的新妆。
美人蕉,红配宫黄的靓妆。
秋妆
孟秋七月
红莲花,七月芙蓉妆。是红妆一类。也叫做艳妆。
芦花,白妆。
红蓼花(即水葓),红妆。
秋海棠花,娇美红粉妆。
木槿花,红而晕之舜华。
仲秋八月
桂花(木樨):
金桂,额黄妆、金色花钿。
银桂,素妆。
丹桂花,深红妆。又有较浅的慵来妆。
黄葵(黄蜀葵、秋葵)花:檀心晕紫,粉额涂黄。
季秋九月
木芙蓉花(拒霜花),有轻红妆、白妆、深醉的酒晕妆、较深的丹红妆。
三醉芙蓉,晨妆是白妆,晚妆则是红妆。
黄芙蓉,淡妆,额黄妆。
菊花:
金色菊花,金黄妆。
宫黄,淡雅黄妆。
太真黄,白中透金黄。
白西施,微晕红黄、白妆。
黄西施,嫩黄。
粉西施,微晕红黄、淡粉红。
蜡瓣西施,蜡黄色。
蜜西施,蜜色。
白褒姒,白玉妆。
粉褒姒,粉红妆。
紫褒姒,紫妆。
醉杨妃,深桃红。
白菊花,香粉涂淡薄妆。
燕脂菊,胭脂红。
粉美人,淡粉红妆。
蜜西施,素淡蜜色新妆。
醉西施,淡红妆。
太真红,娇红。
红叶,红绛色妆。
冬妆
孟冬十月
山茶:朱砂色山茶,醉妆。
白山茶花,白妆。
杨妃山茶,淡红妆。
仲冬十一月
蜡梅花,淡拂轻黄之黄妆。或额黄妆。
季冬十二月
梅花:用各种妆容来形容。
白梅花,薄涂粉嫩白,称为梅粉、汉宫妆、淡妆、素颜、薄妆等。
又有檀晕妆。
梅花初绽,如轻红晨妆。
粉红梅花,粉颜,浅红。
深梅红的红梅花,是深红的酒晕妆、醉妆。
绿萼梅,绿妆。
水仙花:白瓣黄蕊,额黄,粉腮。或素面上晕轻黄。
瑞香花:有殷红、白、浅绛、深紫不同的妆容。
清·佚名执瓶仕女图
中国古代传统化妆,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平儿理妆中也有体现:宝玉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又笑向她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然后看见胭脂也不是成张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那市卖的胭脂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曹公借宝玉之口,将时人喜欢取材自纯天然植物,自制化妆品:紫茉莉花种为原料的粉底、以鲜花纯露蒸馏制作而成的胭脂。将紫茉莉粉装在玉簪花里,并用宣窑瓷盒来盛放,还有白玉盒子盛着玫瑰膏般艳丽的胭脂,真是色、香、味、形俱佳,别出心裁,精雅到极致。从平儿理妆对粉底质感轻、白、红、香,匀净,不喜粉青重涩滞的描述,我们可得知,明清时期,女子的妆容逐渐转为以清淡、朴素为主。唐代极致艳丽张扬个性的妆容毕竟是一时的时尚,薄施朱粉、浅画双眉的“薄妆”、“素妆”与“淡妆”更是中国女子化妆的主流。
图文由芹僮整编,文中《四季花妆谱》内容载自马大勇老师《红妆翠眉》一书,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
与植物版日历随机附赠的“红楼名花十二品笔记本”
?微店新鲜上架?
现在终于可以一次集齐12款了!
月月与花相伴,拥有一整年美好时光!
红楼名花十二品笔记本
精选年《红楼梦日历》中十二个月代表花卉,与自然四季相合,带来“天人合一,抱精守神”的美丽时光。每月一册,从这套花的时光手记开始,随时随地,轻松记录小日子,心水好生活。
图片摄于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芹圃学坊
友情出镜:钿筝
红楼梦日历
来自《红楼梦日历()》诗词版
《红楼梦日历()》植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