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多见于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驼背能够被纠正称活动性驼背。不能够被纠正称固定性驼背。
当家长发现孩子驼背时,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诊,什么情况下注意姿势、加强锻炼就可以了呢?我们今天就来具体聊一聊。
胸椎正常是存在一个向后凸的生理曲度的。T5-T12一般在10-40°之间,大于40°我们称为胸椎过度后凸,也就是俗称的驼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驼背形式。还有两种不同形式的驼背我们也要小心!一种是T2-T5的驼背,就是驼背比较靠上,俗称“探肩”;另一种是T10-L2的驼背,就是驼背比较靠下,称为胸腰交界处后凸。我们不需要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只要知道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就医即可,以后的事情交给专业医生处理。
临床上没有治疗驼背的药物,只有通过体育疗法才能矫正过来。矫正的原则是增强背肌的力量,挺伸躯干的长度,扩张胸廓的范围,注意坐立的姿势。
健身矫正1、伸展胸肌一次维持30秒,每边各进行3次。2、按压胸部用网球在胸部的地方进行按压,一次维持30秒,每边各进行3次。3、按摩滚桶滚动上背把按摩滚桶放在中背的地方,进行一上一下的动作,然后再往上滚一点,再进行一上一下的动作,约10到15秒。来回算一组,共进行3组。
瑜伽矫正1、冰山式上身挺直,盘腿坐下。吸气3秒钟,同时向左右伸直双臂,掌心向上,从侧边上抬,直达头顶。呼气3秒钟,上半身向右旋转90度后屏住呼吸6秒钟。然后吸气3秒钟,上身转回原位。呼气2秒钟,掌心向下,手臂从头顶放至身体两侧。2、蝗虫式俯卧在地上,手心向下,脸向下,双手放身旁两侧,双脚并拢及向后伸展。呼气,头、胸部、双手及双脚同时慢慢向上提起,四肢尽量伸展。保持呼吸自然,保持姿势约15秒﹐完成后返回步骤1休息,重复做2至3次。3、反手婴孩式跪坐,腰背挺直,双手放身旁两侧,视线向前。吸气,双手手指互扣,放在臀部后方。呼气,身体向前弯腰,腹部贴紧大腿,直至额头放在地上。保持呼吸自然﹐保持姿势约15秒﹐完成后返回步骤1休息,重复做2至3次
日常矫正1、手扶墙压胸腰练习距墙一步距离站立,两臂上举,扶墙,上体尽量向前任,挺胸、凹腰,脚不能前移,胸贴住墙,保持4拍再还塬。2、背手挺胸练习两腿开立,两手体后十指交叉握紧,然后两肩呷骨后锁,两臂后上举至最高,挺胸立腰,再还塬。2拍1动,做16次。3、坐位挺腰背椅背上绑一物,如小皮球等,人正坐于椅子L,臀部尽量靠里边,后背顶住物体,两手向后扶住椅子后背,然后尽量内夹两臂,抬头挺胸。4拍完成1次,做6到8次。4、扩胸运动两腿开立,两臂前平举,然后两臂向侧打开扩胸,再还塬,如此反复练习16到20次。要求向后扩胸速度要快,有一定力度,扩胸时抬头、挺胸、收腹。5、俯卧两头起俯卧地上,膝关节伸直,绷脚尖,两臂前举,两臂与两腿同时从两头抬起,腰背肌肉紧缩,然后还塬,做8~12次。要求起时两腿夹紧,抬头挺胸。
矫形器矫正通过支撑脊柱为主,牵引拉伸双肩胛骨,使后肩和脊柱处于最佳身长发育体位,有效改善坐姿和生长发育姿势,以达到矫正目的。
特别提示驼背不仅影响形体美,还会挤压脑神经、脊神经、内脏神经,造成神经障碍,导致青少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智商偏低。若是短时间驼背,脊柱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病理性变化,只要注意正确姿态并及时矫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