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南菜北种黄秋葵托起致富梦

金秋八月,硕果累累。走进七星泡镇中红村村长刘朋春黄秋葵地中,看见满眼绿油油的黄秋葵,现已经长到了一米高,蓬勃生长的枝杈上结满了形似辣椒的嫩绿荚果,绿叶和荚果之间还盛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刘朋春说,他家种的黄秋葵在5月份开始种植,七月下旬就开始结果,而且生长快速,采摘期可达一百多天,拥有长期经济效益。

据了解,黄秋葵原产于非洲,别名羊角豆、毛茄,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外形长得颇似尖椒,切开内里有粘液,味道香甜、肉质柔软,口味独特,食用方法多种,营养价值很高,市场销售前景广阔。

黄秋葵是南方的家常菜,但在北方确是少见菜。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朋春在CCTV7看到了种植黄秋葵的致富的视频后,心里就萌发了想发,想自己能不能在自家地里种植黄秋葵。经过一方思量后,16年刘朋春开始试种黄秋葵,黄秋葵是喜温作物,而北方气温早晚冷不利于黄秋葵的生长。于是,他运用地膜加强了保温措施,攻克了南方蔬菜在北方不能栽培的难题。试种半晌地产了斤,利润能达到2万元左右,当地产的纯绿色有机的南方菜,一下子就受到周边的各大超市欢迎,地产的黄秋葵供不应求,这让刘朋春感到无限的欣喜和期待。今年刘朋春开始扩大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半晌地扩大到一垧半地,预计可以产1斤,因为是每天新鲜采摘,所以他的黄秋葵异常畅销,最高价格能卖到10元一斤,一年收入有5万多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村长的刘朋春尝到甜头后,他不忘父老乡亲们,今后打算成立黄秋葵专业种植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采用棚室种植,延长黄秋葵的生长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对黄秋葵进行精深加工,生产黄秋葵饮料、黄秋葵膏和黄秋葵干等系列产品,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七星泡镇文/摄

本期编辑:娄巍张椿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zz/8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