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要重视药物性肾损伤

药物性肾损伤是指在应用药物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过程中,出现由药物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药物性肾损伤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目前因药物种类繁多,加之药物滥用问题严重,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日益增多,美国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成年人患者中约18%~27%与应用肾毒性药物有关。药物性肾损伤的机制可能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药物对肾组织的直接损害、炎症损伤、肾内梗阻、代谢紊乱等。药物常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肾脏损伤,每种途径又可相互影响,加重肾脏损伤。

上图源于网络

许多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如抗感染类药物(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非甾体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等)、天然产物活性成分(马兜铃酸、雷公藤甲素)、抗肿瘤药物等[2]。在恶性肿瘤化疗方案中,顺铂是非常重要的药物,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疗效,但该药也可能引起较严重的肾功能障碍,传统西药治疗药物性肾功能损伤有效率不高。有研究将既往有化学性肾功能损伤现已基本恢复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68例进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应用含标准剂量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同步口服黄葵胶囊,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期间两组定期监测肾功能。化疗后1个月,观察组肾功能损伤血清肌酐水平(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尿β2-MG值变化幅度均不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黄葵胶囊可有效避免或减轻肾功损伤,保证患者化疗副作用减轻的同时也为后续治疗可按时进行提供了保障,且临床观察未发现黄葵胶囊的毒副反应[3]。

黄葵胶囊为多年来基于中西医临床实践经验中所研发出的组方药物,目前大量的临床、药理研究以及文献报道均证实黄蜀葵花及其提取物具有保护足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和消除氧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清除循环系统免疫复合、利尿和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等作用。上述观察推测,黄葵胶囊可能对顺铂引起的肾功能损伤具有保护或逆转作用,可作为肾功能不良患者或有潜在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顺铂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的常规用药。

药物性肾损伤不仅常发生于成人,近年来在新生儿、婴儿及各年龄段儿童药物性肾损害及药物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也屡见报道,婴幼儿因其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易受药物影响。有前瞻性研究表明年长儿及青少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约有16%与药物使用有关。由于其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常被忽视。而药物所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常不可逆转。因此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药物性肾毒性作用的认识,合理用药,早期发现、早期应用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的措施对避免或减轻药物性肾损伤有重要意义。

[1]张辉.药物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39(2):-.

[2]薛翔,宫丽崑,任进.药物性肾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

[3]韩灵敏,韩春山,杜利力,等.黄葵胶囊防治顺铂相关性肾毒性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9(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bm/5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