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监测与服务平台

唐友梅,史永松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苏中站

导读: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inn)medicus)的干燥花冠(带雄蕊及花柱)。性味甘寒,无毒,具有清利湿热,消炎解毒之功效,内服主治五淋,水肿;外用治疗痈疽肿毒,汤水烫伤。为一种新的中药制剂原料,其栽培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提取物制成的制剂,主治急慢性肾炎,疗效显著。目前黄蜀葵花在江苏的兴化市及苏南地区已有大量种植。本文介绍了黄蜀葵花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技术。

1.生物学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全株密被疏波长硬毛。根略呈圆锥状,侧根多。叶掌状5-9深裂,直径15-30厘米,裂片长8-18厘米,宽1-6厘米,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大,单生叶腋和枝端;苞片卵状披针形,4-5片,长1.5-2.5厘米,宽0.4-10厘米,疏被长硬毛;萼片佛焰苞状,5裂,被柔毛,果时脱落。花冠5瓣,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厘米;雄蕊柱长1.5-2厘米,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子房5室。蒴果卵状椭圆形,端尖,被硬毛,长4-5厘米,直径2.5-3厘米。种子多数,肾形,被柔毛,种子表面有多条条纹。花期8-10月。该植物喜温暖湿润、雨量冲沛、阳光充足,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土壤。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忌连作。

2.栽培

2.1繁殖

黄蜀葵花的繁殖方法主要是种子繁殖。种植前将土地翻耕,同时施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为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约1.2-1.5厘米,高15-20厘米,清明节后即可开始播种,选粒大、饱满、色黑的种子,每亩约需种子-克。用点播法,按株距80-90厘米开穴。新种子的发芽率高。因此,每穴只要播种2-3粒种子即可,然后覆以薄土,第1次浇透水,其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大约20天左右苗条出齐。

2.2田间管理

2.2.1施肥

黄蜀葵花对肥料的要求不高。施肥原则是:早期为农家有机肥,中期宜尿素等氮肥,后期再适量追施磷肥、钾肥即可。

2.2.2补苗

在点穴播种的同时,另选一相应大小的地块,播种,等长到10-15厘米高时,坚大田进行补苗,注意补苗时苗不能太大,时间也不能太迟,否则移栽的苗不易成活。

2.2.3间苗

苗长到10-15厘米时,由于黄蜀葵花的植株较大,选取强壮者,间去弱小者,每穴只留一株。

2.2.4打顶

黄蜀葵花植株分叉一般不是很多,花仅单生叶腋或顶生枝端。为了获得高产,一般在植株生长到30-40厘米时,进行打顶处理。

2.2.5灌溉排水

黄蜀葵拍涝喜润,要注意灌水和排水。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梅雨季节前应做好清墒理沟工作,以便及时排水。

2.2.6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害主要是茎腐病,多发于苗期或营养生长期。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及早防治。可于苗期或7月上旬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洒,7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在病穴中撒施石灰粉或用50%多菌灵倍液浇灌。黄蜀葵一般较少发生病虫害,仅偶见卷叶虫,5-6月份发生,幼虫躲在叶内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及时捉去即可。

3.采收加工

3.1采收

8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花期。在此期间,每天主茎或分叉的茎上都有两朵鲜黄色花朵开放。该花只有一天开放时间,应当天采摘,并在每天上午花朵完全开放后采摘。过早或过迟都将影响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采摘花使用的盛具,必须通风透气,一般使用竹筐、条筐或蛇皮袋,并及时倒出。

3.2干燥

干燥必须及时,最好采用热风循环烘房或烘箱干燥,一般不宜晒干。药材置方盘中,厚度3-5厘米,注意经常翻动,使干燥均匀。温度是关键因素,应控制在60-80℃。温度过高则药材容易烘焦。干燥后的花及时揉碎,除去杂质、异物及腐烂变色的花,及时装袋。

3.3贮藏与运输

干燥后,除去杂质及已变化的花,并及时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压去袋内空气,密封,再加一层外包装,置阴凉干燥处贮藏。仓库内应具有防鼠、虫的措施。并定期检查。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药材包装袋的破坏,防止雨淋,防潮,防曝晒,防污染,严禁与可能污染其品质的货物混装运输。

声明:本







































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jj/1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