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飘香黄蜀葵花开致

  在我市堤东地区有一种“致富花”,不愁种,不愁管,不愁卖,有颜值,有效益,亩产可达斤,而且种之前就知道当年的收购价格,新手农民朋友在当地合作社的带领下,轻轻松松种“花”致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经济作物呢,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清晨,在唐洋镇张灶村刘加怀家的黄蜀葵种植田地里,朵朵淡黄的花儿汇聚成片,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据老刘介绍,黄蜀葵浑身是宝,因其药用价值高而成为近年来收益颇丰的特种经济作物。作为一种中药材,其根、叶、花和种子都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等功效。它花期很长,一茬接着一茬,每年的7月至10月中旬都是黄蜀葵的鲜花采收期,但盛开的鲜花要在当天及时采摘,因为第二天新一茬黄蜀葵花又要开了。采访中,刘加怀一边忙着采摘,一边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种植黄蜀葵的第六年,按照今年提前掌握的每斤鲜花1.05元的价格测算,一亩黄蜀葵能净赚元左右,行情好能达到元,自从种上了黄蜀葵,他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唐洋镇张灶村村民刘加怀:我家种了一亩三分地的黄蜀葵,一年能赚一万多,比其它收入好得多。

  由于黄蜀葵喜阳怕涝,采摘鲜花需要及时通风烘干。每到采售时节,位于唐洋镇的农家兴黄蜀葵专业合作社便会联合周边镇村,定时定点逐村收购。许河镇芦河点农民经纪人崔世保正赶着把收购来的鲜花送到合作社烘干。他告诉记者,干花经过压碎后装袋,由苏中药业集团上门收货,提炼制成黄葵胶囊。而且黄蜀葵播种、管理的全过程,农民经纪人都会全程参与义务跟踪指导服务。

  许河镇芦河点农民经纪人崔世保:从放种到管理、一直到收购,每环步骤我们进行一条龙跟踪服务。老百姓长了黄蜀葵以后,老百姓感觉经济收入方面比长其他作物高一点,所以老百姓算了一笔账,长一亩田黄蜀葵,抵长10亩田玉米、大豆,老百姓感觉到这个产业挺好的。

  据介绍,农家兴黄蜀葵专业合作社由唐洋供销社创办于年7月。合作社在与苏中药业集团签订好购销合同的前提下,积极向农民宣传推广种植黄蜀葵,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实行“保价订单种植、分户技术指导、持证定向收购、集中烘干销售”。现在,种植农户从起初50多户种植80亩地年产鲜花20万斤左右,发展到现在近户种植多亩,增加了农民收益多万元。

  唐洋供销社主任农家兴黄蜀葵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旭东:当时我们这个合作社是因为供销社要为农民致富、农民增收,为三农创造一个便捷的致富门路而组建的一个合作社。通过我们这几年的实体运作,我们还不能局限于原始的收购、销售这样的经营模式,我们还不断地把产品向新的经营渠道去拓展,比如说我们想研发一些黄蜀葵花茶投放市场,让农民致富、企业增收、产品开拓新的途径,要引领农民、特别是农村、农业、农民三农,向更广阔的致富渠道上迈进。

记者:胡春静、陶 岭、谢砚秋、周传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tp/6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