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现在6万块钱治好的病,曾经要花

去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封面配图

《我不是药神》

又到了冯叔回答提问的时间。这次的主题是电影《我不是药神》。先看视频:

以下是文字实录:

问:前一段时间,电影《我不是药神》特别火,您怎么看这部电影?

冯叔:这个电影从它的故事性、揭示的问题和感染人的方面来说,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感动了我,让我发现了世界上、生活中的另外一角。

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个事。20年前,因为当时不好的医疗环境,我感染了丙肝病毒。感染以后我一直在治,打干扰素。我曾经打了一年多干扰素,因为打干扰素,每礼拜有3天是发烧的。那一年我发了多天烧。打干扰素花了20多万块钱,在十多年前也相当贵了。但是还没完全好,最后是控制住了,又吃口服的,又控制一下。最近几年国家批准了很多丙肝的仿制的和研发的新药,而新药能治愈率在95%以上。

前两天有一家做药的公司带我去看一看。虽然我现在已经是健康带菌,没有问题,而且经过检查、化验,各方面指标都没有问题,身体是健康的,等于是已经治愈了,但即使这样子我还是去再查一下。查一下以后没有问题,我就开始结合这个电影,问他药的事。

▲《心灵点滴》

医者,治病救人

我说当年丙肝的治疗是不是也有这个情况?有外国药,能治好、很贵,但是咱们不让进。最后只好在地下买「黑药」?这个医药公司的老总告诉我,是这样。他说,「在三年前五年前,要治好到你今天这样,得花万。没多少人吃得起这个药,药都是偷着倒进来的。」那就跟电影里的主角一样,从国外偷着倒进来,再几十万、一百万,卖给国内少数有能力的人。

我问他「我吃这药今天多少钱?」他说「现在6万,6万吃8周,95%都没问题,就好了。」我说,「那现在就应该能吃得起了。纳入医保了吗?」他说,「还没有。」对普通人来说,6万块钱也还挺贵。

通过这个事,我就看到:第一,进步了,毕竟丙型肝炎的治疗,从花万用国外的药能治好,到现在6万人民币就能治好,这还是进步,国家还是在开放。另外一些新药能够在国内尽快的批准。

第二,我们还没有把它纳入医保,说明我们还有待更进一步发展,需要更普惠,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治疗。在国内感染甲肝、乙肝、丙肝的人群,大概2亿,而且丙肝也是一个很难治好的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改善社会医疗制度,纳入医保,医院里看到的那些病人来说,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特别好的消息,也能让健康成为我们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活着》

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精神

问:《我不是药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也有一种较为流行看法,「不支持将一些仅仅用于短暂延长重病患者生命的药物纳入医保。」您怎么看?

冯叔: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这牵扯到伦理问题。延长生命、救死扶伤,这是一个主要的价值观和伦理,我们要支持,那就应该只要有条件,哪怕多延长一秒都应该做。但是从效率的角度看,如果我们把人的身体管理、健康管理和经济、制度、效率、财政和金钱使用的合理性结合起来,那有的时候就应当允许安乐死,有的时候不用这么贵的药可能就是对的。所以这完全是一个伦理问题,不是个技术问题。

举个例子,我记得好多年以前,有很多职工下岗的时候,我回到西安,有些我认识的人得了癌症,他们说他们的单位很操蛋,怎么操蛋?如果得了癌症,单位的医疗报销很少,但如果马上要死,或者已经死了,会给很多钱。为什么会这样?死了给一笔钱办完丧事,就结束了,就再不发生报销。但如果活着,还要治,也许要治三年五年,有的活得长,八年,单位就每天都有开支。

所以单位做了这个决策,就是人死了给钱,没死不给钱。这要是从生命,从伦理的角度来看,就有点对人太不关心,不照顾了。但是从当时这个单位的经济能力来说,从他们有限的选择空间来说,这样的选择也是很无奈,而且也算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一次别离》

因为太复杂,就容易陷入两难

所以我觉得医疗这件事情,特别不容易,比教育还难。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各国的医疗制度都是在讨论,非常复杂。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不管,管少了,民众不满意,负担太重。另一种就是管,管多了,结果政府破产,政府没钱了。

那么现在我认为比较好的是中国台湾地区,台湾的医保还是做到了平衡,就是在救死扶伤、照顾人的生命健康和政府的财务能力、支持能力之间有一个平衡点,找到了一个平衡的方法。达到了这样的一个平衡,就能兼顾到健康管理、人们的幸福生活和政府财力的持续支持,这两件事情才能朝一个方向走。

目前来看,我们还有很多冲突的地方。这些问题,因为电影引起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tp/6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