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7个嵊州人就有1个是我们的用户
嵊州最权威的新闻平台
倒破碗花和黄秋葵
文/摄一江春水
从放下饭碗到坐下看弟弟带回的投影仪播放电影的间隙,我起来了两回,走出院子,走到门前的机耕路上,抬头看看铁锈红的夜空。既没有圆月当空,也没有一颗星星。
我们的日常风俗里早没有了赏花赏月过中秋的仪式。没有月亮的夜晚,终究是有点虚空。
想想晚上跟往常一样到点要去接女儿,就起身跟弟弟和母亲告辞。父亲放下饭碗就去聚会了,这是母亲和他的老年功课。母亲说今天有一大班客人在家,差遣父亲代表前去。儿女离家后,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家里的客人。
车子开出村口经过小桥头时,路边密切密挨的倒破碗花在车灯前一晃而过。
转眼就要过去的八天假期,回了两次妈妈家,每次都是来去匆匆。长在童年里的倒破碗花啊,也就是这样路过罢了。
都说人有自我补偿机制,但凡童年里的缺失会让人在成年后不自觉地去寻求补偿满足。像我这样在乡村里长大的人,自小却没有留意过花花草草。不知是熟视无睹之故还是要做个听话懂事的小大人不至于被大人嫌弃而顾不上。
小孩子不能吃鸡爪,吃了书册要抓破;小孩子不能吃混蛋和喜蛋(也称哺退鸡子),吃了成绩要退步的;不能摘倒破碗花玩,摘了的话家里的碗要倒破的……对小孩子的规矩和禁令有好多,大多也就听着不去碰就是了,本来也没什么好感。只有倒破碗花,就是想不通这么好看的花,怎么会跟打破碗联系在一起。因为禁忌与美连在一起,令我印象深刻。
吃饭还是洗碗中,偶尔失手,伴随着碗掉落在地的清脆声响,难免心惊肉跳。想想自己也没有偷偷摘过倒破碗花哪。好好的齐整的物件,眨眼之间在眼前破碎,不管惜不惜物,终究是小损毁,小不吉。幸好我家爹妈的第一个反应是安慰,没事没事,快快扫了去,把碎片扫个干净,要不然赤脚踩了容易伤脚。穷苦生活本来就不易,爹妈不骂你已算不错,“碎碎平安”这样扭转局面自圆其说的话语也只有大户人家或现今才能脱口而出。
哪家会没有打破过碗呢,大人也难免啊。倒是倒破碗花很是无辜地在房前屋后在路边池塘边自成篱笆,浅紫色的花朵像一只只小碗盏笑对路人。对了,也许是花朵长得形似碗盏,倘若随意扯下它的一片片花瓣,好似一口碗破损成好几爿,最手巧的补碗匠也无力补之吧。民以食为天,找到一个打不破的铁饭碗曾经是一代人的梦想。这样一想,打破一个碗,何止于是一口碗而已呢。这才是让大人们有所禁忌的缘故?
年10月6日拍于胡兰成老家胡村
记得五年前的这个时节,去胡兰成的胡村游走。人家屋前也有倒破碗花,屋后有几株黄花摇曳。我在拍黄花时,有村人在一边说,这是大麻。我说是黄秋葵,那结出的果可以做菜吃的。他说不能吃,一吃要上瘾的,被人知道了还要犯法。我忍住笑,不再多作解释。大麻罂粟的,这东西真的是个外来物种,最初萱爸从菜场里买回来说是羊角豆,特意让姐姐种了。姐姐家对这个新鲜品种一开始也没什么兴趣,专门供应我家。后来吃的人多了,村里的屋前屋后也能看到高高的黄秋葵了。
你长得真是高,你怎么能长得这么高呢?胡兰成初见张爱玲时的惊讶,用在黄秋葵身上也很合适。黄秋葵摘了又长,有很长的生长期,且越长越高,跟芝麻开花节节高有一比。据百度说,湖南人称黄秋葵为越南芝麻,也是难怪,虽然它的原产地是印度。在我见过的蔬菜里,不用搭架搭棚攀援自个儿生长的,也只有疯长的野苋菜的个子可以和黄秋葵争个高矮。
黄秋葵名为黄秋葵是缘于它的花是嫩黄色的。花的形状,除了颜色不同,跟倒破碗花真的很像,像是同个爷爷底下的堂姐妹。这个看法倒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有植物界的纲常为证。倒破碗花的学名叫木槿,锦葵科木槿族木槿属,黄秋葵则是锦葵科木槿族锦葵属。
相比于黄秋葵这个外来物种,木槿则是太古老。“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诗经.郑风》)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在久远的乡野岁月里,一个男子驾着他的马车,载着像木槿花一样漂亮的姑娘,心情飞扬地奔驰在散发着植物清香的路上。
我们不也是匆匆奔驰在路上吗。只是自己早已是离家的姑娘,一年里也难得回几趟家,心情不但没有飞扬,反而有一点点低落。
胡兰成故居
“人行江路晚,花绕槿篱秋。有酒谁同醉,还家此暂留。中年发尽白,岂必为离忧。”(元朝龚璛《嘉定州道中寄庶斋》)
没有月亮的晚上,留恋的何止是一轮圆月?胡兰成说,我是故乡的荡子,也是岁月的荡子。饶他最无赖,这确实是实话实说。夜阑静,此情应有人共鸣。
年10月4日拍于高坂社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越色最心动:版块全面征集关于嵊州的原创美图美文,无论你在哪里,只要是越乡的景色,拍下发给我们;只要有感悟,每个人都是生活里的诗人。我们是一个让你心动的平台。投稿电子邮箱:sxszz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