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虽是常见的蔬菜种植选项,但对其认识还不广泛。尽管大家普遍种植各种蔬菜,秋葵这类营养丰富且略有特色的蔬菜,人们对其了解仍较少。
在我们的园区中,秋葵并没有大规模种植,每年只种植少数几棵。秋葵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嫩荚,其收获期相对较长,种植几棵便于随摘随吃。秋葵的嫩荚口感脆甜,非常独特,夏季用来凉拌十分合适。种植秋葵并不困难,只要掌握其种植技巧,进行适当的管理,就可以种出生长良好、荚果丰硕的秋葵。
一、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秋葵的生长习性
秋葵属于锦葵科,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后期植株会逐渐木质化。秋葵与棉花都属于锦葵科,两者在植株的高度、叶形和分枝形态上十分相似,植株均较高大,主干和侧枝的叶腋均能生长嫩荚,便于采摘。
1、秋葵需要丰富养分,不适合重复种植
秋葵植株较大,根系发达,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对养分的需求也很大,无论是生长还是开花结荚都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因此,种植秋葵时,最好选择土层深、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此外,秋葵忌连作,宜先种根菜类或叶菜类,避免与果菜类或棉花等锦葵科植物轮作。
2、秋葵喜温,不耐寒
秋葵起源于非洲,喜欢温暖的气候,不能耐受霜冻。在开花和结荚期间,需要白天的温度维持在℃,夜间温度在℃。当气温低于15℃时,生长速度会放缓,低于10℃几乎停止生长,因此一般在春末或夏初开始种植,夏秋季节是其生长的理想时期。
二、秋葵的种植技巧:整地、育苗及栽培
1、种植时机
在北方地区,露地种植通常在4月初在温室内开始育苗,5月中旬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进行幼苗的移植。从6月底开始可以采摘,若生长状况良好可持续采摘至10月。
2、选择地块及整地
种植秋葵时,应在整地时施用大量有机肥作基肥。选择肥力中等的地块,每亩施用腐熟粪肥约公斤和氮磷钾复合肥30-50公斤,肥料均匀施入后,进行深耕和平畦定植。在室外地块,由于地下害虫问题严重,可以在整地时撒一些药土进行防治。
3、栽培
在北方,由于雨水较少,可以直接进行平畦定植,行距60~70cm,株距约40cm;在降雨较多的地区,则应进行垄作,垄宽50cm,垄高15cm,沟间距60cm,每垄定植两行,株距35-40cm。栽种后要充分浇水,缓苗期间进行适当的浇水和管理,开花后结束缓苗期,此期间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和保墒,有助于根系发展。
三、秋葵的水肥管理及整枝打杈
1、浇水和施肥
秋葵开花后进入结荚期,这一阶段需要持续的水肥管理,多次追肥浇水以保证足够的养分。缓苗后,在营养生长期如果植株较弱,可以追施氮肥,如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结荚后第二次和第三次追施复合肥,每次15-20公斤,结荚中期还可以追施尿素58公斤和硫酸钾58公斤,每次施肥后都需要充分浇水以促进肥料吸收。植株生长后期,可通过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有效防止植株提前衰老。
2、整枝和打杈
秋葵的植株较高,正常生长可达1.5米左右,田间容易阻挡光照。在足够光照的条件下,秋葵能够开花更多,结荚更多。因此,在种植秋葵时,首先应确保种植密度合适,其次进行适当的整枝打杈。虽然秋葵的侧枝较少,但侧枝也能结荚,建议保留两三个,其余的侧枝去掉。在生长后期,集中的结荚部位通常在上部,可以去除底部的老叶和黄叶,以利于通风和减少病害的发生。#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