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日的菜市里,有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us)售卖,这个不意外,去年处暑时期我便买过,1毛钱1朵,洗净了煮汤喝,吃起来花朵润滑,汤汁清爽。想看的朋友戳黄蜀葵~入秋了,来吃花花,里面还介绍了黄蜀葵与秋葵的区别。其实黄蜀葵7月初便出现了,我去青羊宫,在里面见到许多娇艳花朵,它们被种在同样的花盆里,成排置于宫中路旁。其茎杆用铁杆绑缚后直立挺拨,掌状大绿叶头顶大朵黄花,倒也有别具一格的端庄大方之美。为何别具一格,是因为黄蜀葵并不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它被用来观赏。不由得猜想,莫非此花与青羊宫有何关系?青羊宫是道教宫观,始建于唐,唐时位于成都城外西郊,后因城市扩张和庙会文化兴起,逐渐成为繁华市区,如今属于成都主城之一的青羊区。来读首诗认识一下陆游眼中的青羊宫(浣花溪与杜甫以后再说)梅花绝句陆游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话说道教,是我国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奉三清为最高的神,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某种实践,即通过精神和形体的修炼,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以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道教徒尊称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比如我们熟知的王重阳创导的全真教,便是元明时期的派别之一。然而若说到道教与植物,那并不能像佛教植物,能列出个五树六花,一叶一菩提。我脑子里只浮现出茅山道士的桃木剑、桃木符,以及狗血(乱入),查了一番,也没见着。不不,道教徒说,我们要练“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然而据《金丹四百字》,这三花,指的是“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精、气、神之真阳化而为一,达于一处,故曰“三花聚顶”。虽然还是不懂,但莫名觉得很玄妙是不是。我想,大约道教以《老子》、《庄子》为经典,吸收继承了老子、庄子思想里的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所以,对自己坐什么莲、持什么花、种什么树、配什么草,也就全部无为,随心所欲了吧。所以这黄蜀葵,平时当绿篱,开花作观赏,盛花时摘下吃花,结果得种子入药,甚好,种之?种之。
欢迎转发朋友圈
喜欢的话点个赞再走哟
,青羊宫里刻有“酒色财气”四首诗,甚好,贴过酒(~马鞭草),来看色。
萄萄萄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