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养过宝宝,相信你一定见过这种精确到每天的食谱:
还有这种充满了严谨数理思维的辅食公式:
甚至,还要成为精通各种食材药性的元素师:
身为宝妈群体中的一员,不得不被这些养娃攻略的制定者叹服,并且深感敬畏。麻麻真是世上最强大的生物,简直堪比超人。
随着时代进步,育儿观念提高,父母们对宝宝的关心越来越精细,有时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不仅在国内是如此,国外也是一样。
在法国的网络上,一张图片曾经火爆网络:
如果当年我这么严格要求自己,想来考上清北不是什么难事吧?
然而物极必反,因为这种过于精致的的带娃理念,导致宝宝出问题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甚至,还有因为担心宝宝体内缺失某种元素,而给宝宝买了一大堆的营养品,结果反而把健健康康的宝宝吃出了问题:
而在养娃群体中,却有这么一群人——佛系麻麻。她们拿出后妈的态度,把娃当根草来带,辅食随便喂,丢个苹果自己啃,为此经常惹的周围人非议。
然而,她们带出来的宝宝,反倒都健康得很。
难道,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究竟什么样的饮食,才是最简单有效,且对宝宝最健康的?
以下正文:
1个月内:母乳/配方奶粉
有这么一条世界公认的真理:母乳是婴最好的食物。
事实上,母乳含有很多的乳糖,易消化的蛋白质(乳清和酪蛋白),脂肪(可消化脂肪酸),各种酶,抗体,促生长因子等珍贵成分。
这些全都是根据宝宝需求均衡定制的,哪怕最好的配方奶粉,都无法完全模仿出这些营养成分。
根据,母乳喂养更不容易患以下疾病:
中耳炎
能够导致呕吐的腹泻和肠胃感染
湿疹,哮喘和食物过敏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
糖尿病(1型和2型)
青少年时期和成人时期的肥胖症
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
婴儿猝死综合征
……
除此之外,母乳喂养还有成本低廉,方便省事的效果。而且还有研究指出,哺乳妈妈每天因为乳汁分泌的热量,每天都高达大卡,对减肥,恢复身材大有好处。
大卡≈一小时慢跑8公里≈一小时骑车16公里。
坐着不动就能减肥,简直是最好的健身项目啊有木有?
所以,1月龄以内的宝宝,强烈强烈推荐母乳哺育,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其他食物来源。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母亲生病,或者服用影响乳汁的药物,才要按医生嘱咐停止哺乳,并喂养高铁配方奶粉。
1-3个月:母乳/配方奶粉
与1个月以内类似,除了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之外,1-3个月的宝宝,不需要任何其他辅食。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宝宝大便次数越来越少,3-4天甚至一周才会大便一次,这是因为宝宝肠胃功能渐渐完善,能从乳汁中吸收更多营养成分,肠道也能容纳更多东西。
只要宝宝饮食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正常,大便没有过干或者过稀,妈妈都不需要紧张。
4-7个月:母乳/配方奶粉+辅食
最早4个月,才可以尝试宝宝添加辅食。
宝宝辅食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食谱,但应该包括母乳,谷物,蔬菜,肉类,鸡蛋和水果,不需要注意先后顺序。在这些食物中,已经包含足够的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DHA,ARA)等必须营养物质。
但每次最好只添加一种食物,观察3-5天是否有过敏不适症状,如果有则立即停止。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母乳比较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严重缺乏导致佝偻病),阳光可以刺激维生素D的合成,可以让宝宝多晒太阳,但一定要注意涂防晒霜哦。
8个月-1岁:母乳/配方奶粉+辅食
以上辅食,依然还是宝宝主要的辅食来源。你可以尝试给宝宝吃吃一些更粗糙的食物,如捣碎的香蕉,浓一点的汤,或者煮烂的蔬菜等,让宝宝逐渐接受成人食物。
但依然要注意过敏问题,每次只给宝宝添加一种食物,隔3-5天再尝试另一种。
1-2岁:母乳/成人食物
宝宝一周岁以后,如果宝宝和母亲都接受,依然建议继续母乳喂养,直到宝宝不吃为止。
在一岁以后,以下食物是宝宝的四大基本食物:
肉类,鱼类,禽类,蛋类
奶制品
水果和蔬菜
谷物,米饭
你可能注意到宝宝的食欲迅速下降,突然开始挑食,而且吃的忽多忽少。那是因为宝宝已经过了快速成长期,不需要那么多的食物,吃多少取决于他的活动量,成长速度。
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给宝宝提供更多健康食材做选择,不逼迫宝宝吃特定食物,宝宝的饮食在几天内就会达到平衡。
如果尝试控制宝宝饮食种类与量,反而会导致宝宝无法学会饮食自律。
1岁以后,可以给宝宝喝纯牛奶或者低脂奶,但必须同时保证摄取均衡的辅食(谷物,蔬菜,肉类,水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每天喝大量的奶(超ml),会因为其他食物来源减少而缺铁,需要考虑在饮食中适当补铁;而宝宝每天喝奶太少,则需要考虑补充维生素D,并且依然要注意补铁。
2岁以上:成人食物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可以与成人吃一样的食物,不需要特意补充什么营养物质。
不过依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吃含铁量高的肉类,蔬菜少的话,要注意铁的补充。
喝奶量少,很少接受阳光照射的宝宝,饮食中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以上就是宝宝各成长阶段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根本不需要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并不需要精确到每天吃什么。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是不是感觉带娃也没那么难呢?
掌握科学育儿知识,与我一起做个佛系麻麻吧~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参考文献:
[1]StevenP.Shelov,RobertE.Hannemann,等.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