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hellip

新硬化的便民路通到村民家门口,

一口口山坪塘“痊愈”上岗、

一条条蜿蜒的乡村公路通村通社……

龙河瓦厂坪公路

这是近日,

记者在部分乡镇采访时所看到的场景。

农产品运输更方便

路修好了,新房多起来了,村里还成立了柠檬、黄蜀葵等有关产业专业合作社,村民致富路宽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近日,树人镇三口井村村民高廷福谈及村里的变化时,高兴地告诉记者。

三口井村曾是市级贫困村,

脱贫前,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项目少等

因素阻碍了该村的发展。

如村上基础设施不到位,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没有规模化产业,就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更别谈脱贫了。

该村村委会主任江娇霞说。

江池村道路

该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只剩老弱妇孺留守,

村民增收门路少,

因此该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

加大基础设施推进力度,

推进村里产业发展。

硬化的水泥路

去年初,该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引进外地老板到该村的二、三组种植了亩柠檬,并采取农户土地入股和返聘务工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其中覆盖78户贫困户。

三组村民江俊东看到村里引导大家种植黄蜀葵,他也种了四亩地,并到外地学习黄蜀葵加工技术,然后利用金融扶贫政策贷款购回机械设备,承揽了全村黄蜀葵的收购和加工事宜,并以订单售卖的形式销往江苏等地。

近年来,三口井村整合各类资金.5万元,用于产业配套新建机耕道路4公里、人行便道7.5公里,新建道路2.62公里,硬化道路9.42公里,硬化人行便道11.88公里,改扩建灌溉管网4.5公里,新建集中垃圾站3个,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丰都南岸旅游环线丰都-暨龙段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农村人行便道已完成.公里,完成撤并村道路公里,完成“四好农村公路”公里,S丰彭路武平至彭水界段公路改造工程,开挖隧道m,完成涵洞1道等,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群众出行环境。

生产生活用水不再难

小湾山坪塘建设完成后(未蓄水)

以前这里的山坪塘太小,蓄水量不够,不能满足附近人畜饮水问题。

近日,包鸾镇飞仙洞村二组村民张升发告诉记者,经过整修后的山坪塘,蓄水量大,再也不怕干旱了。

飞仙洞村由于地势不平、林地多,

村民大多依靠养殖肉牛脱贫致富,

养殖肉牛的村民多了,

水源缺乏的问题自然也就成为

该村产业发展的难题。

华坪村山坪塘

包鸾镇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在三组新建了小湾山坪塘,能够蓄水1.5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多亩,解决多人饮水难题,目前已蓄水投用。

县水务局工作人员谭靖说,今年全县水源工程提速推进,目前,梨子坪中型水库已下闸蓄水,正开展渠系、坝后式电站建设等扫尾工作,年内可实现灌溉、供水功能;龙兴坝大坝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导流洞加快衬砌,取水塔建设有力,计划9月底前截流;沱沱坝水库上坝道路建设完成,护岸已进行开挖、王家山水库大坝开始填筑、三岔溪水库进场道路加快推进,中小型水库完成年度投入万元,城乡水源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整修后的山坪塘

近日,南天湖镇义合村廖小林干完农活,回到家准备做午饭。他打开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哗哗流进水缸里。想到如今自己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他心里甜滋滋的。今年,丰都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县不少村(社区)都用上了自来水。

义合村地处南岸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溶洞,蓄水不易。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毫米,雨量丰沛,因缺乏蓄水工程,“有雨遍地流,无雨贵如油”,村民饱受缺水之苦。

硝厂沟水库施工现场

几年前,县水务局投入35万元,为该村新建日供水立方米水厂一座,由于山区地理环境复杂,管网覆盖面积小,受益农户不多。年,水利部规计司在北京召开丰都县水利扶贫开发定点帮扶工作会议,拉开水利部新一轮定点扶贫帷幕,丰都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迅速开展。目前,义合村已新建日供水30立方米水厂一座,改扩网17公里,全村90%的农户喝上了自来水。接下来,该村还将对原建的水厂进行改扩建,全部完工后,该村自来水将实现全覆盖。

全县28个深度贫困村规划设计全面开展,续建高家镇、三元镇等场镇供水工程水厂改造和管网延伸,为全县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此外,三建乡等深度贫困乡镇的水利项目,已完成投资约万元,5座新建供水工程全面开工,18口新建山坪塘全部实施,不断提升乡镇供水系统。

同时,县水务局还通过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统筹解决部分地区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

记者:何韵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yx/6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