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首席代言人
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
碗是如今最常见的餐具,相信您也有失手打碎瓷碗的经历。但下面这些碗,若作为饭碗可就大材小用了,更别说失手打碎,那可是上亿元的损失!今天,就请大家认识下这些拍卖史上极为罕见、珍贵的亿元瓷碗,感受下它们的精致奢华。
清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碗
本月3日,一只清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碗在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会上以2。38亿港元成交,打破了碗类瓷器的拍卖价格纪录。此碗直径14.3厘米,以罕见的粉红色釉作底,以五瓣花朵式开光,内绘花卉,色彩艳丽,笔触细腻。底盖粉红色“康熙御制”楷款,加双方框。
目前已知的类似作品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同着粉红为地,绘花相异,但论色调、布局,却能与之匹配。
珐琅彩釉多自欧洲进口,以其烧制的瓷器始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珐琅彩釉色彩丰富艳丽,可以用它调配、烧制出所有常见颜色。
然而,我国大批文博机构和文物鉴定家通过海量研究表明,珐琅彩和中国传统釉上彩在化学成分上差别很大,特别是其中含有剧毒的砷。
据了解,珐琅彩时常采用的调色剂玻璃白又称“砷白”,比如粉红就是用胭脂红和玻璃白调制而成的。当温度达到数百度时砷就会挥发,由此可知,古代窑工是冒着生命危险制作这些珐琅彩瓷器的。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碗
年4月5日,一只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碗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最终以约2.29亿港元成交。此碗直径约23厘米,为十棱菱口碗,烧制难度极大,故而又有“宣德碗王”之称。该器深壁外撇,绘饰卓绝悦目,柔光温蔼,沦肌浃髓,让人不禁倾心。
碗上绘丰鱼四尾,畅泳水藻池莲之间,悠然自得,投入细赏,彷彿置身其中,可感其安、知其乐。四鱼两两相对,一面画鲤,一面绘鳜,各迎一鲂,品种稍异。如此碗上所绘,鲂鱼成年后头上多有隆起肉瘤。这些鱼种,自古为中国羹食,鲤、鳜较多见于瓷器纹饰,绘鲂鱼者却罕。
鱼藻纹属常见中国瓷器纹饰。据史料记载,北宋末年,宫廷画师刘寀擅画鱼,以鱼为题之水墨作品自此开始流行,进而影响到瓷器绘画。鱼居水中,不便微察细观,因此画鱼又较其他禽鸟更难。据悉,传世绘相同鱼藻纹宣德碗,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两件可与其相比较,然尺寸皆较小。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年11月28日,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佳士得上拍,最终以约1.51亿港元成交。
由于当时市场上极少见到价格超亿元的拍品,加之此碗器形小巧,因而轰动一时。该碗直径11.3厘米,上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侧面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碗底有蓝楷书款“乾隆年制”。该碗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工艺精湛,乃为乾隆珐琅彩瓷器杰作。
现存世珐琅彩多为康熙至乾隆年间烧造。康熙时期多为在素胎上绘画主题纹样,再将其他地方全部以彩填满,效果华丽。
雍正时期,国产珐琅料研制成功,珐琅彩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此时瓷器上留白的地方增多,开始配以诗句,将诗、书、画、印四种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瓷器风格凸显优雅。乾隆时期,宫廷内汉风更盛,乾隆帝沉迷诗文创作,以其御制诗题于瓷器者为数颇多,其中尤以该杏林春燕图碗于藏界最负盛名。
北宋定窑划花八棱碗
年4月8日,一只北宋定窑划花八棱碗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最终以约1.47亿港元成交,它是亿元碗类瓷器中仅见的一只高古瓷。此碗直径22.2厘米,胎质细腻,器形端庄,碗内划花线条流丽生动,釉面柔润,色呈牙白悦目,聚处若泪痕而色略深,虽久历千年风霜,依然朴淳如昔。
定窑是于唐代创烧的著名窑口,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定窑以其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被后世列为“五大名窑”之一。
宋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其中划花最为常见。划花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
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纹饰,有的一花独放,有的双花并开,有的莲花荷叶交错而出,还有配鸭纹的,总之纹饰简洁又富于变化。
存世定窑瓷碗向来比较少见,有消息称,在年纽约春拍上,一件据说是旧货摊上以3美元淘来的北宋定窑刻花碗竟以约合千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
年10月8日,一只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最终以约1.41亿港元成交。所谓“宫碗”即宫廷用碗,这么叫是为了和“民碗”区分开来,其实二者在造型上并无多大差异。
此碗直径14.5厘米,弧壁圆滑,口沿微撇,隽秀蕴藉,犹如华葩半开。碗外壁巧绘秋葵连枝,柔瓣散舒,幽芳怒绽。嫩叶有芒掩映花间,新蕾无意独伫媖娴。
碗心团花框双圈,葵瓣旋卷而发。碗内壁环饰连枝秋葵,与外壁类同,然姿影稍异,更添意趣。碗沿里外、足上各缀弦线二道。此碗通体罩施釉料,透亮若脂,润泽如玉,器底署青花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对于御制瓷器来说,这只明成化宫碗有异于任何前朝或后世同类瓷器,是制作上的大胆尝试,但藏界也有人据此对该碗的真伪提出质疑。
缠枝花卉纹碗亦见于明永乐、宣德二朝,成化窑纹饰并未全盘承袭,而是在规整中加以改变,令宫碗各式花卉图案更富动感,静中显动。
明成化宫碗多数内里平素,里外兼绘之宫碗图案寥寥可数,黄蜀葵花瓣半圆,多叶状,叶呈掌形分裂,裂片长披针形,于诸多宫碗纹饰中更显富丽别致。
注: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阅读:
收藏
钱币收藏
普洱老茶
玉溪青花瓷
和田玉
青铜器
泼墨山水画
文玩核桃
古钱币
殷墟甲骨
碑帖拓片
佛教七宝之青金石
砚台
市场
文玩核桃
投资古玩
乡村旅游
艺术品市场
城市书房
天价艺术品
西周兮甲盘
艺术品市场的“马云”现象
开发商争先涌入文旅小镇
鉴赏
元青花
铜镜
唐三彩
玉佩
青铜器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
五代十国的瓷器比翡翠更“脆”的五种宝石
文趣
“提梁壶”和苏东坡的故事
“玉痴”乾隆
河南老乡“八戒”
看看唐朝的“冰箱”
只听说过斗鸡、斗狗可曾知道斗茶
宋朝一年有五个“黄金周”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