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4日,医院、江苏苏中药业集医院集团在南京签署“关于中法合作开展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协议,并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中法中医药临床合作研究中心”揭牌,这也标志着中法中医药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作为中国民族医药的优秀代表,黄葵胶囊为何得以入选中法合作项目?具体合作内容如何?在中法合作道路上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中医药国际化之路上,又有着什么样的坎坷与曙光?带着这些疑问,特地专访了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仁茂董事长。
初识黄葵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对于创新药物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如何降低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如何充分挖掘世界各国的传统医药宝库?在针对传统医药的研究上,中国和法国在年,走到了一起。
中国多年以来一直大力推动对传统中医药的挖掘。2006年7月4日,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研究并促进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产品;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与规范研究,和构筑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同年10月,在《纲要》的推动下中国科学院、巴黎第五大学、法国科技部等在法国巴黎联合召开中法传统医药会议。两国专家就公共卫生重大课题、产品注册、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开发等进行了交流。此前,时任法国外长杜斯特曾与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举行会谈,探讨了中法传统医药合作的可能性。双方一致认为,在传统医药领域内的合作,对于两国的卫生事业都至关重要,并且将尽快签署合作协议。
年3月,中国卫生部部长高强与法国外长杜斯特-布拉齐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法中医药合作论坛上共同签署了中法中医药合作协议。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两国在卫生领域的合作,也加快了中医“走出去”的步伐。
根据协议,两国将在中医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医药法规与技术规范标准的研究、中药研发、中药产品在欧洲市场注册准备的研究及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并于近期成立中法医药合作委员会,确定具体合作项目和如何落实项目。
项目在哪里呢?不仅中国人没有头绪,法国人面对浩如烟海的中草药,也是一头雾水。直到年,一直在四处寻觅合作项目的医院考察时,遇到了黄葵胶囊。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遇到黄葵胶囊的这位法方专家不仅是位中国通,而且对中医药也颇有研究。
“实际上并不是我们主动,而是法方主动上门合作”,唐仁茂董事长笑言,“法方代表在医院进行考察时,发现有一种植物药居然能够对糖尿病、肾病有着近乎神奇的疗效,而法国类似疾病的患者非常多,法方代表非常惊喜。”
被黄蜀葵花惊艳到的法方代表回国后,迅医院集团的名义向法国政府负责中法医药研发合作的部门汇报,法国国立卫生所经过研究,决定对黄蜀葵花进行立项研究。
“实验结果将于年公布,如果试验最终通过,黄葵胶囊不仅可以打入法国市场,而且可以进入法国的医保报销体系,对于中药国际化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唐仁茂董事长表示。
葵花绽放“我们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着实打实的产品疗效,黄葵胶囊,经得起市场的检验。”采访中,这是唐仁茂董事长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的确,黄葵作为一位神奇的中草药,早在千年以前的中医典籍《嘉佑本草》中即有记载,《嘉佑本草》云黄葵“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而《本草纲目同样认为》黄葵能够“治五淋,消痈肿,治水肿,浸油涂汤火伤”。多年以来,江南民间用以治疗疔疮、腮腺炎、尿道感染、肺热咳嗽等,为民间经典验方。
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熊宁宁教授等专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一些肾炎病人服用黄蜀葵后,居然有良好的降尿蛋白的效果,这一发现引起了专家们极大的兴趣,至此开始了对黄蜀葵药用部位以及栽培的研究。
而这一研究,也拉开了黄葵入药现代化的序幕。
通过多年的现代医学研究,专家发现,黄蜀葵花含树皮素-3-洋槐糖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金丝桃甙,杨梅素及槲皮素五类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多种免疫反应,减轻免疫应答对于肾功能的损害,从而具有很好的降尿蛋白作用。
年,苏中药业集团开始研制黄蜀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年,中药三类新药——黄蜀葵胶囊正式获批上市。15年来,参加苏中黄葵临床研究的患者已逾例,涉及多个肾病领域。
“黄蜀葵花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效果特别明显”,唐仁茂董事长显得信心十足,“黄蜀葵花的临床试验是和全国肾脏病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共同研究的,并且开展了例黄葵胶囊上市后临床研究,甚至和西药氯沙坦钾片进行对照,但是最后的效果比氯沙坦钾片还好!”
和西药做头对头?效果比氯沙坦钾片还要好?
“我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肾脏病杂志,是目前唯一发表在该权威杂志上的中药研究文献。”面对将信将疑的笔者,唐仁茂董事长毫不掩饰他的骄傲与自豪。
临床试验数据也验证着他的骄傲与自豪并非空穴来风。令唐仁茂董事长津津乐道的这项临床试验由医院陈香美院士负责顶层设计,全国26家医院名肾脏病医生共同完成,历时28个月,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对照药物为科素亚(氯沙坦钾片),观察时间为24周,共纳入了例CKD1-2期患者。该试验使得黄葵胶囊成为全国首个按照循证医学方法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肾病用药,同时也是单味中成药治疗慢性肾脏病领域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
年,经国内多轮重大新药创制专家评审会审评,例黄葵胶囊上市后临床研究又被列入年度“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花开欧罗巴时间流转,年,黄葵胶囊已在国内披荆斩棘,从籍籍无名做到年销售额过10亿,已然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药物品种。然而要进入欧盟,就必须通过欧洲年所颁布的严苛的植物药法案——《传统草药产品注册指令》,困难重重,达不到其注册要求、临床数据的要求、质量控制的要求,不仅不可能进入欧盟市场,已经进入的,甚至可能被重新踢出欧盟。
黄葵胶囊怎么办?
“中医药现代化之路上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机理不清楚,而我们正在大力研究黄葵胶囊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机理,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唐仁茂董事长说,“关键是它作用的原理、机理,包括药品的有效部位和作用机制。只要从科学的角度上能够把它说透,确实管用、有疗效,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人家都是会认可的。”
唐仁茂董事长表示,采用现代医药研究手段及理念,搞清楚中药大复方作用位置及机理,拿出实实在在的疗效证据,是中医药现代化极为艰难但必须迈过的门槛,否则,不仅西医不会用中药,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在面对疾病时也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中药。
他强调,既然要“走出去”,中药就要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按照美国的临床指南和要求去和西药做头对头对照,经得住老外的推敲,经得住科学的论证,进行国际注册,只要疗效过硬,质量可靠,不管中药西药,都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但仅仅攻克作用机制是不够的。众所周知,欧美国家的质量标准一直是世界医药行业的最高水准。近年来药材质量事故频发的中医药行业,能过得去么?
“我们有超过2万亩的黄葵种植基地”,提及种植基地,唐仁茂董事长的兴头上来了,“我认为中药最关键的他独到的地方是药材。药材好,药才会好。”
为了控制药材质量,他也确实是花了大力气。
江苏苏中集团是中国药典上“黄葵”词条的撰写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江苏苏中集团的专家组们对于黄葵的种子、种植、农药、肥料、管理、收割等形成了一系列严密的质量标准监控体系,同时严格遵守国家GAP标准,进行种源研究,防止种源退化。仅仅是种子,他们就拿下了5项有关专利,以保护多年来的技术积累。
在全力攻克原料关的时刻,唐仁茂董事长也没有忘了生产工艺的改进。数年来,新厂房、新流水线拔地而起,仅仅为实现药品生产的信息化及数字化,苏中集团就投入了一个多亿进行现代化改造,经过改造后的生产不仅能够符合GMP要求,足以通过欧盟认证,而且在信息化、数字化上达到了国内药企的领先水平,实现了全流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随时随地进行质量监控,任何最微小的质量偏差在产品尚未下线时就已被发现,形成“全流程质量监管、数字化信息存储”。
花香飘四海产品质量过硬、疗效优异、中外合作进展步步为营,曙光初现,作为苏中集团掌舵人,唐仁茂董事长还有哪些梦想未曾实现?
唐仁茂董事长笑言,第一个目标自然是关于黄葵:“我期望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黄葵胶囊销量能够达到20亿,首先打入欧盟,然后以欧盟为基础,打入国际一流市场”。
第二个则是关于整个中国中医药:“我期望我们的企业从工业3.0向工业4.0过渡,真正走向信息化、智能化,革新传统工艺技术,提高中医药科技含量,主动与国际接轨,打造中医药的全产业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