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偏方草药偏方治百病(13)
惊风
方1
〔组成〕及己0.3g,钩藤2g。
〔用法〕水煎服。
〔附注〕及己有毒。
方2
〔组成〕八角莲根1.5g~3g,人乳或竹沥适量。
〔用法〕八角莲根磨人乳或竹沥,炖温服。
方3
〔组成〕鲜瓦韦30~60g,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早晚饭前分服。
方4
〔组成〕鲜猫尾射叶30~60g,牛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惊痫。
方5
〔组成〕阴地蕨9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疮毒。
方6
〔组成〕金鸡脚15g,虎耳草15g。
〔用法〕水煎服。
方7
〔组成〕荷莲豆草15g,地耳草15g,一点红15g,一枝黄花15g,鱼腥
草15g。
〔用法〕水煎服,或用鲜品洗净,捣汁服。
方8
〔组成〕鲜蛇莓15g,五皮风15g。
〔用法〕水煎,1日1剂,分次服。
方9
〔组成〕麦斛15g,大青叶10g,钩藤10g,白芍10g,蝉衣3g,葛根6g,
白菊6g,丹皮1g。
〔用法〕水煎服。
方10
〔组成〕瓜子金15g,六月雪10g,茜草6g。
〔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
方11
〔组成〕鲜一枝黄花30g,生姜1片。
〔用法〕洗净,同捣烂取汁,用开水冲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方12
〔组成〕鲜九节菖蒲10g。
〔用法〕洗净,捣烂滤汁,加姜汁数滴,灌服。
〔附注〕此方用于急惊风、高热抽搐。
方13
〔组成〕尖惊药6g,白风藤6g,金钩藤6g,防风3g,朱砂0.6g。
〔用法〕将朱砂置于杯中,另将前4味熬水,药水与朱砂混合,3次服
完。
方14
〔组成〕辣叶青药15g。
〔用法〕洗净,捣绒兑淘米水眼。
方15
〔组成〕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适量。
〔用法〕洗净,捣汁1盅,用水酒浆和匀灌入。
〔附注〕此方用于急慢惊风。
方16
〔组成〕大尾摇干根12g,干黄疸草9g。
〔用法〕加食盐少许,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方17
〔组成〕大金银花9g,金钩莲9g,金锁匙9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方18
〔组成〕千年耗子屎(天葵)种子干末1.5g。
〔用法〕开水吞服。
方19
〔组成〕苦蒿15g,桃子2个。
〔用法〕共捣烂,煎水,一次服下,1日1剂。
方20
〔组成〕飞惊草15g。
〔用法〕煎水服。
方21
〔组成〕乳汁草(千根草)60g。
〔用法〕洗净,捣烂,合米柑水搅匀,去渣煎沸,冲蜜糖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方22
〔组成〕青鱼胆草根3个。
〔用法〕煎水服。
方23
〔组成〕天葵块根1.5g。
〔用法〕研末,开水吞服。
方24
〔组成〕秋鼠田草9g,钩藤9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方25
〔组成〕天青地白(鲜)15~24g。
〔用法〕酌加水煎,冲朱砂适量服。
方26
〔组成〕木芙蓉嫩叶适量。
〔用法〕捣烂,和入鸡蛋煎熟做饼,贴儿脐上,冷则随换。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惊风肚痛及急惊风。
方27
〔组成〕追风七适量(春夏用叶,秋冬用根)。
〔用法〕洗净,捣汁1盅,开水和匀内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慢惊风。
方28
〔组成〕鲜瓦韦30~90g。
〔用法〕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
方29
〔组成〕瓦松15~18g。
〔用法〕水煎服。
夜啼
方1
〔组成〕鲜榕叶7片,蝉退3个。
〔用法〕水煎,调冰糖,睡前服。
方2
〔组成〕干日红鲜花序5朵,蝉衣3个,菊花2.1g。
〔用法〕水煎服。
方3
〔组成〕石龙冬(干草)适量。
〔用法〕烧灰涂乳上饲小儿。
方4
〔组成〕鲜蛇舌癀适量。
〔用法〕洗净,打汁约一汤匙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惊热,不能入睡。
遗尿
方1
〔组成〕土党参g,猪瘦肉g。
〔用法〕水炖,服汤食肉。
方2
〔组成〕金樱子根60g,老鼠耳30g。
〔用法〕水煎服。
方3
〔组成〕土丁桂60g,猪膀胱1个。
〔用法〕水煎服。
方4
〔组成〕鲜蔷薇根30g。
〔用法〕炖猪瘦肉吃。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老人尿频、月经过多。
方5
〔组成〕夜关门30g。
〔用法〕先用烧酒浸透,晒干,再用醋炒,然后炖瘦猪肉g,或炖猪
尿脬(膀胱)吃,3日1剂,连服3剂。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老人夜间尿多。
小儿麻痹后遗症
方1
〔组成〕老鸦花藤60g。
〔用法〕研细,加粗糠炒热,外包环跳穴或肩髃穴,3天换药1次。
方2
〔组成〕灯盏细辛6~9g。
〔用法〕研末,蒸鸡蛋吃。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脑炎后遗症之瘫痪。
方3
〔组成〕羊角扭叶适量。
〔用法〕煎汤温洗。
〔附注〕①此方也可用于风湿肿痛、疥癣。②羊角扭有毒,不可内服。
方4
〔组成〕凤尾伸筋15g,南蛇藤根15g,松节15g,寻骨15g,威灵仙9g,
茜草69,杜衡1.5g。
〔用法〕水煎服。
方5
〔组成〕鲜海通草60g。
〔用法〕加冬蜜、开水炖服。
方6
〔组成〕土细辛(灰叶堇菜根)3g。
〔用法〕水煎服。
方7
〔组成〕鲜粗叶耳草15g,葫芦茶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麻痹症。
方8
〔组成〕鹅掌揪根30g,大血藤30g,茜草根9g,一口血9g,豇豆15g,
木通15g,红花1.5g。
〔用法〕泡酒服。
〔附注〕此方用于痿证。
方9
〔组成〕榆蘑(金顶蘑)g。
〔用法〕用黄酒泡9天,九蒸九晒后,焙成黄色,研末,每次服3g。再
用榛蘑30g,以黄河和水煎好后,榛蘑与水共同与前药服下,每天1次,连
服10天。
〔附注〕此方用于痿证。
胎毒
方1
〔组成〕水珍珠菜适量。
〔用法〕捣烂绞汁,涂患处。
方2
〔组成〕白雪花叶、茶油各适量。
〔用法〕白雪花叶焙干,研成细末,调茶油涂患处。
小儿头疮
方1
〔组成〕飞扬草30g。
〔用法〕水煎洗。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烂头疮。
方2
〔组成〕五月茶叶适量。
〔用法〕水煎洗。
方3
〔组成〕榔榆树皮适量。
〔用法〕研末,调醋涂。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秃疮。
方4
〔组成〕伏石蕨、轻粉各适量。
〔用法〕伏石蕨研末,加轻粉,调麻油敷。
方5
〔组成〕了哥王鲜茎叶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或挤汁外涂。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疗疮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方6
〔组成〕大叶按叶适量。
〔用法〕煎水外洗。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神经性皮炎、烫伤。
方7
〔组成〕马齿苋适量。
〔用法〕煎膏涂之,或烧灰和猪脂涂。
〔附注〕此方用于白秃。
方8
〔组成〕化香树果序、枫树球、硫黄各适量。
〔用法〕共研末,茶油调搽。
方9
〔组成〕野白蜡叶适量。
〔用法〕研末,调菜油,搽患处。
方10
〔组成〕黄蜀葵花、大黄、黄芩各等量。
〔用法〕研为细末,米泔净洗,香油调后搽头部。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秃疮。
方11
〔组成〕蓼实适量。
〔用法〕捣末,和白蜜、鸡子白涂上。
方12
〔组成〕镜面草适量。
〔用法〕晒干,研末,和轻粉,麻油敷患处。
小儿疖肿
方1
〔组成〕鲜了哥王根~g,鸡蛋1只。
〔用法〕加水~ml,煮沸后文火再煎1小时,食蛋,每天1只。
药渣及药水弃去。
方2
〔组成〕鲜蓬藁叶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涂。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暑疖。
方3
〔组成〕饭消扭叶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外敷。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暑疖。
方4
〔组成〕鲜蔷薇根90g。
〔用法〕煎水代茶。
〔附注〕此方用于夏天热疖。
小儿湿疹
方1
〔组成〕千里光15g,七叶一技花12g,金丝桃9g,地柏枝9g,冬青叶
9g。
〔用法〕共研成极细末,直接撒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黄水已于的,
可用三黄软膏调药粉外敷。
方2
〔组成〕土豆数块。
〔用法〕患处用75%酒精消毒,土豆去皮捣烂取汁,加醋少许,调涂患
处,每日2~3次,以愈为度。
小儿脓疱疮
方1
〔组成〕火炭母于全草90~g。
〔用法〕加水适量,煮沸15~20分钟,取出药液分次浸洗患处,药渣再
加水煮沸15~20分钟,取出药液同上法使用。每日数次。
方2
〔组成〕过塘蛇适量。
〔用法〕煎水洗患处。
方3
〔组成〕水红木皮叶适量。
〔用法〕煎水洗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皮肤瘙痒、皮肤干燥。
小儿口疮
方1
〔组成〕鲜蛇含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调蜜服。
方2
〔组成〕蛇莓适量,枯矾粉适量。
〔用法〕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然后撒上蛇毒(研末)。
方3
〔组成〕癫茄茎叶适量。
〔用法〕煅存性,研末,加冰片少许,涂患处。
方4
〔组成〕赤葵茎适量。
〔用法〕炙干为末,调蜜含口中。
作文实训班常年招生
从学生实际能力开始入手,因材施教,系统指导,既能对不同题型进行涉猎,使学生在小升初,中考、高考时能得心应手,也能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培养孩子对写作产生兴趣。个性化教学,面对面批改;小班型模式,一对一效果。对学生作文逐个批改、讲解,以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解决学生不会写、不愿写、写不好作文的现状。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