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母婴告诉您治疗小儿佝偻病的推拿按摩

小儿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尤以6~12个月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小儿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引起骨骼、神经、肌肉等系统异常,其中以骨骼生长障碍最为明显。小儿佝偻病的患病率北方多于南方,可能与接触阳光少有关。

小儿佝偻病的诊断

(一)初期症状:烦躁不安,夜啼、神情淡漠,胃纳呆滞,头部多汗。病情进一步发展后会有头发稀、枕秃、肌肉松弛、腹部膨大等症状,甚至肝脾肿大。

(二)中期症状:按压头部、顶骨或枕骨的中央有囊性感(俗称乒乓感),或有方颅、囟门增大晚闭。胸部有串珠肋,鸡胸,下肢呈“X”腿或“O”型腿,手腕部、躁关节部有增厚的圆形隆起(医学上称为手镯),有的呈龟背,牙齿出的晚等。

化验检查:血中的碱性磷酸酶大于正常值,钙减少。

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及手法

补脾3分钟,清胃3分钟,补肾3分钟,捣小天心1分钟,揉中脘2分钟,揉丹田2分钟,捏脊每日一次,揉足三里2分钟,揉三阴交2分钟。

小儿佝偻病推拿按摩随证配穴

(一)脾虚气弱

表现:皮肤苍白,头部多汗,头发稀少和容易脱落,肌肉松软,四肢无力,形体消瘦或虚胖,腹部膨大,大便清稀,纳食减少,精神烦躁,夜寐不安,脉软无力,舌淡苔白。

治法:健脾补肾。

推拿配穴:吸运八卦2分钟,揉二马2分钟,揉阳池1分钟。

如果汗多加补肺2分钟,分阴阳半分钟。夜寐不安易惊者加捣小天心2分钟,推平肝1分钟。便稀者补大肠1分钟,上推七节骨1分钟。

(二)肾气亏损

表现:形体瘦弱,面色不华,出牙、坐立、行走等发育迟缓,骨骼畸形明显,且有头囟门不闭、方颅、鸡胸、龟背、腹大如鼓及下肢弯曲等,舌淡苔少,脉迟无力,指纹淡。

治法:补肾益气壮骨。

推拿配穴:补肾3分钟,揉二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揉丹田2分钟,揉百会2分钟。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护理

(一)注意孕妇保健是预防小儿佝偻病的重要措施。孕妇应适当到户外活动,注意营养。如怀孕中期手足麻木或小腿肚抽筋,应早日服用维生素D及钙剂。

(二)加强调护,多在阳光下及户外活动,一般在生后两个月开始,孕妇尽量多暴露皮肤,多晒太阳,时间是冬季9点以后,下午4点以前;夏季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比较适宜,但切勿使强光直射或着凉。

(三)提倡母乳喂养,随着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及早增加辅助食物。

(四)对未成熟的小儿及生长迅速的小儿晒太阳有困难时,应尽早服用维生素D制剂及鱼肝油。一般生后2周开始服浓缩鱼肝油滴剂,婴儿每日服维生素D,-单位,并配合钙剂。

衷心感谢您能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药物
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tz/2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