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摄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五六月结实,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长”,故又名“薏珠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打下果实、晒干,去壳、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入药。麸炒至微黄色者,称“麸炒薏苡仁”。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lǐ)。生平泽及田野。”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薏苡米)甘淡微凉,健脾清肺,渗湿舒筋,止渴退肿。炒松用。生用则专渗湿热以清肺气。”
薏苡(摄于湖南长沙)
NO.2.1功效主治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舒筋除痹,清热排脓,解毒散结。
1
利水渗湿:本品甘淡而凉,归脾肺经,有利水渗湿之功,适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脚气等病证。
2
健脾止泻:本品甘淡入脾,可健脾止泻,适于脾虚泄泻等症,炒用尤宜。
3
舒筋除痹:本品既可祛湿,又能舒筋,适于湿邪偏盛之筋脉拘挛等症。
4
清热排脓:本品甘凉,入肺胃经,善于清热排脓,适于热毒壅滞、血败肉腐之肺痈、肠痈等病证。
5
解毒散结:本品甘凉,既可清热祛湿、解毒排脓,又可消肿散结,适于赘疣、癌肿等病证。
薏苡仁(摄于贵州凯里)
用法:9~30g,煎服。孕妇慎用。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薏苡仁营养价值在禾本科植物中占第一位,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主要含有淀粉类、蛋白质类、脂肪酸及脂类等成分,有抗癌、抗肿瘤、镇痛、抗炎、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薏苡仁(摄于湖南邵东)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李颖硕,汪琼,杨楠楠,盖亚男,徐增莱.薏苡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音频:医家门徒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白癜风资讯网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